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复古”不过是一张“画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红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小学生在诵读《三字经》
作者:吕红霞

“传统节日的发展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是回到过去。”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近日在浙江宁波镇海区举行的“2009年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作关于传统节日若干思考的发言时表示,部分学校要求学生穿古装诵三字经有点走火入魔。(据9月21日中新社)

每每有让学生穿古装诵三字经、举行古代成人礼、举办“淑女班”等消息传出,都会在社会上引起一场“口水战”,至于最后这些“复古”的文化传统教育方式究竟有没有坚持、收效如何,似乎甚少人去关心。当然,对于处于舆论旋涡中心的“肇事方”来说,这些也不重要,因为其想要的眼球效应已经产生了。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是个时髦的热点话题,因为没有定论,所以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这中间,也有一些不以文化传承为目的的人,便拿传承传统文化当了幌子,演了一出并无多少内涵但却让人眼花缭乱的戏。戏是假,但看戏的人却往往当了真,为自己的不同理解争得面红耳赤,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却在旁边一遍奸笑着大叫“掐起来,掐起来”,一边志得意满地数钞票。

眼球效应,品牌效应(或者叫名气效应),然后转化为经济效应,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而认真的看客无意中当了其炒锅下的柴,被利用了。

其实,被热会热点左右惯了的人们被利用一次也没什么,关键是这种炒作容易误导大众。的确,现在我们的确在考虑如何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可谁说过要回到古代去,不论精华糟粕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吞下去?封建社会,先帝的规矩现任帝王还能改呢,更何况民主文明的当代?怎么能一味地遵循“古制”?

说到底,“有点走火入魔”的“复古”风不过是披了一张传统文化的“画皮”,其内核还是狭隘的个人利益。换句话说,文化传承也被这部分人利用了——虽说利用得有点不着痕迹。

或许,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大张旗鼓地以花样方式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本身玩的就是一种形式,甚至枯瘦得只是一种概念,可是,由于看客们强加上去了内容,那些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如果说文化“复古”风也有点可取之处,或许也就在于此了吧。

对于这种披着“画皮”的复古风,一笑置之或者漠然视之可能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因为当眼球效应不再,这场没有内涵的戏自然就会偃旗息鼓,不值一提。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