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立群谈如何解读历史:我们像司马迁一样面临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我们像司马迁一样面临抉择
  ——王立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如何解读历史

(记者 周凡恺)河南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王立群昨天下午在天津图书大厦,签售他的新书《大风歌——王立群讲汉高祖刘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王立群说,如今对历史的解读是很芜杂的,既有文学的解读,也有政治的和历史的解读,哪一种更可信呢?我们的观众和读者也像当年的司马迁一样,面临着十分艰难的抉择。其实这也没什么,有了这种抉择的经历,肯定会让我们的头脑更加清楚,甚或在对目前各种信息的判断上,也是大有裨益的。

王立群说,近几年,讲史之风兴盛,国人对历史感兴趣,也是一件好事情。但以他的经验,每个学科所讲的同一历史是有所不同的。首先是文学作品,当然也包括影视作品。比如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不可能与《三国演义》的“赤壁大战”相同,而《三国演义》,也不可能与《三国志》相同,为什么呢?因为影视作品更注重娱乐,其本质就是消费。其次,政治家对历史的解读,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毕竟以各自的政治立场为出发点,其可信度,终究是要打些折扣的。而历史本身对历史的解读,是要有依据的,不能掺杂任何其他的东西,应该说,这种解读更加靠谱。而历史学家在面对历史时,也要持审慎的态度。前不久我曾说过,历史有四张面孔,第一个是真实的,实实在在发生的,我们叫真实的历史。这个东西有一个特点,一去而不返,过去了就不能再现。所以我们经常说,再现历史,很难,因为它已经过去了,你再无法看到。第二个叫记录的历史,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司马迁记录的历史。不可否认,所有的记录者都会有想象,包括我今天在这儿说,你在那儿记,你所记的,绝不是我讲的全部,而是你感兴趣的内容,也即你们行内所说的新闻点。而你的记录,一旦报道出去,读者只能根据你的记载,来看我们今天的谈话。所以,记录跟真实是不一样的。第三,应该叫传播的历史。到了传播阶段,比如说我要去“百家讲坛”讲讲,这属于一种传播,电视剧,还有电影、小说等,是另一种传播。最后一张面孔叫什么呢?我认为是接受的历史。观众把所能看到的电视剧,还有书,还有所能听到的评书,在他的脑子中进行综合,最后便形成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这时候,你问他,你脑子中的人物形象是从哪儿来的,他根本说不清楚。我们搞电视讲座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能说清楚。当然这也很难,100个人去讲同一件事,可能会有100种样子,因为到了传播阶段,就会发生两极分化,一个叫深化,一个叫丑化,所以真实的曹操或许是个英雄,一到了传播中的《三国演义》,就成了奸贼了,刘邦也是一样的。

历史对当今的社会究竟有多大影响?我们为何要普及公众的历史知识?王立群说,著名学者张大可曾专门谈过此事。张大可的主张有两点,仅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例,张大可认为这部史书实质上是一部道德教科书,其中所涉内容,就是放在今天,也不过时,且有教益。同时,他指出这部书是在隋朝时传入日本的,当时就在日本引发一场革命,日本后来能成为强国,用日本人自己的话说,他们从这部书中,借鉴了很多优秀的东西。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