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自然主义: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质(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哲学中国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作者:李承贵】

    “自然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中曾经存在过的一种哲学思潮,根据中国学者的介绍,西方“自然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自然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是全部的实在;超自然的领域、超验的领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各个方面、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不需要用某种超自然的变化、非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1(第334页)而且告诉我们,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各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倾向不尽相同。那么,中国哲学中有无“自然主义”?如果有,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又有什么样特质呢?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主义 


    我们在阅读中国传统哲学文献时,有一种非常强烈而清晰的感觉,那就是“自然主义”像个幽灵一样潜伏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底层,并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方面面。概括来讲,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思维模式上的自然主义;生死观上的自然主义;行事处世上的自然主义;人生境界上的自然主义。 


    思维模式上的自然主义。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主义”首先表现在思维模式上,中国哲学思维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自然”为中心,从而形成一种“自然主义”的思维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其一,中国哲学表达其哲学思想时,以“自然”作为哲学陈述的基础。比如,老子向人们讲述领导者应有谦下的语言、舍我的品行之哲理时就说:“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2(六十六章)事实上,老子所讲述的“无为”、“不有”、“不恃”、“谦下”、“知足”、“功成身退”等哲学智慧,无一不是以“自然”为中心而展开的。又如,《易传》向人们讲述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时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以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以荣以禄。”3(象上)而事实上,《易传》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反身修德”、“迁善改过”等哲学智慧,也都是以“自然”为中心而展开的。概而言之,“自然”是中国哲学陈述其思想的原点。其次,中国哲学表达其哲学思想时,其陈述的形式为“直述型”。所谓“直述型”是指中国哲学在陈述其哲学思想时表现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气质,不做作,也不故弄玄虚。比如,老子认为,认识事物要从“自身”开始:“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2(五十四章)又如,庄子阐述“事物特性乃相对性存在”的观点时就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4(齐物论)此陈述亦是极直白、朴真。可见,中国古代哲学所展开的哲学陈述,大都具有“平直性”特点。其三,中国哲学论证其哲学思想时,以“类推、类比”为基本方法。比如,孟子讲人性本善时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5(告子上)孟子以“水由高而下”的特性推论人性本善,尽管这种结论的可靠性尚可商榷,而人性与水能否算“类”亦存在问题,但在思维方式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类推式”。又如,董仲舒认为,人间有所谓君臣、父子、夫妇三纲,乃是因为自然界有阴阳;而人间之所以君为臣上、父为子上、夫为妻上,乃是因自然界阳在阴上:“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6(基义)以君臣、父子、夫妇为依托的礼义制度,自然也就取之于“天”。可见,中国哲学在论证其思想观点时,“类推、类比”的确是一种基本方法。概言之,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中心是“自然”、陈述思想的方式是“直述型”、论证方法是“直观类推型”,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模式是“自然主义”的。正所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把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系辞下) 


    生死观上的自然主义。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也表现在生死观上,中国哲学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中国哲学思考人的生命时,习惯从“自然”出发,就是说,中国哲学从来就是把人的生命看成是“自然”的延续,是“自然生命”的组成部分。《易传》曰:“天地絪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3(系辞下)这是说,天地(阳阴)二“气”之交感,万物化育而醇;男女构精交合,万物化育而生。而天地交感、男女构精都是以“气”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由天地到万物,由万物到男女,由男女到社会,乃是“一气”之贯通者。朱熹认为,人之层出不穷及精粗之异,都是以“气”为基础的。朱熹说:“天地之气,运转无已,只管层层生出人物,其中有粗有细。”7(卷九十八)杨简认为,天、地、人之所以不能分为“三”,乃是因为此三者皆由“气”合而成:“吾之血气形骸乃清浊阴阳之气合而正之者也,吾未见夫天与地与人之有三也。”8(《家记·己易》)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因“气”而为一体,由此立场、态度去理解人之生死,所表现出来的便是“自然主义”的态度。如二程说:“圣人以生死为常事,无可惧者。佛者之学,本于畏死,故言之不已。下愚之人,故易以其说自恐。至于学禅,虽异于是,然终归于此,盖皆利心也。”9(《河南程氏粹语》卷第一)佛家之所以怕死,就在于没能理解人之死与大自然中的万物之死一样,乃是自然之事。陆九渊也有类似批评:“如来书所举爱涅,憎生死,正是未免生死,未出轮回;不了四相者,正是未免生死,未出轮回。”10(卷二)在陆九渊看来,佛教爱涅槃、憎生死,就是未出轮回;佛教执著“四相”,就是未离生死;而之所以如此,在于未能将生死视为“自然之事”。比较而言,老子、庄子在生死观上的自然主义表现得更为突出。老子认为,世界上最高的“道”就是“自然”,所谓“自然”就是不有、不恃、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2(五十一章)而天地之所以长久,就在于天地不执著自己的生命:“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2(七章)所以,人也应无著于自己的生命:“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2(七十五章)庄子认为,“气之聚”即人之生,“气之散”即人之死,所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我又何患!故万物一也。”4(知北游)因此,从原始要终的角度看,人的生死实乃自然之生灭变化:“然察其(庄子之妻)死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有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4(至乐)可见,道家的生死观也是“自然主义”的。 


    行事处世上的自然主义。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也表现在行事处世上。行事处世以“自然为法”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要求。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五章)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1(泰伯)《易传》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3(系辞上)具体而言,其一,治理国家应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胡作非为”。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五十七章)简言之,道家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二,开展农事活动应遵循自然本有的运行规则,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谓“使民以时。”11(学而)而且,只有让老百姓“顺应时令”地实施农活,自然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5(梁惠王上)中国哲学的这种主张,在《礼记》的《月令》篇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三,对待身边的“事象”应“顺其自然”,不要“无事生非”。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1(八佾)就是说,做过了的事即便没有弄清楚也不再解释,完成了的事即便不完善也不再修补,已去的往事即便留有遗憾也不再追究。庄子认为,已有者就没有增加的必要,已为者也没有重复的必要。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4(逍遥游)而最应有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所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4(逍遥游)其四,在知识态度上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强物就我”。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为政)《管子》提倡按照事物本貌认识事物,所谓“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12(心术)邵雍对“以物观物”之法进行了肯定,认为是“性公而明”,他说:“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则偏于暗。”13(观物篇)可见,以“自然为法”展开人的认识活动,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概言之,中国哲学在治理国家、农业生产、物事处理、知识态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智慧,都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 

    人生境界上的自然主义。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也表现在人生境界上。表现在人生境界上的“自然主义”,绝不说人生的目标就是衣食住行,而是指“与天地参”的气象,是人生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是去物、去我、去私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做了深切而健康的体悟之后确立起来的。孔子的人生境界通常被确定为道德境界,所谓“孔颜乐处”,所乐者“道”也、“仁”也,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所谓“杀身成仁”。然而,孟子及其后来的儒家对“仁”的阐述,让我们领悟到,“仁”的境界实际上是“人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5(尽心上)万物即我,我即万物;悟此而诚,是为大乐;行此道而不息,“仁”即在身。所以,“仁”的境界就是“人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程颢对“仁”何以为“人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做过解释。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9(《二程遗书》卷二上)就是说,如果手足麻木,人就不能意识到手或足的存在,这就叫“不仁”;反之,人必然意识到手足的存在,并意识到手足与整个身体是一体的,这叫着“仁”。所以,“仁”便意味着“人与万物为一体。”“诚”是中国哲学中的另一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哲学境界的表达方法之一。那么,“诚”所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中庸》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4(十九章)何为“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14(十七章)所谓“人之道”,即通过人为而“诚”,就是说,“诚之者”之“诚”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实现的。与此对应,“天之道”则是自然之道,就是说,“诚者”之“诚”是不需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即可实现的。用王夫之的话讲便是“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15(诚明篇)所以,“诚”便是“真实无妄”,便是“尽其实”。《中庸》认为,将此“诚”修到极至,便可尽显其性;因人、物相通,故可进而尽显他人之性、尽显万物之性;而能尽显万物之性,便可欣赏、赞颂并引导万物化生繁育,从而达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之气象。可见,“诚”即是“与天地参”境界。道家人生境界的“自然主义”特色尤为鲜明。名利是人人所渴求的,追求名利是人生内容的重要部分,但有些人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丢掉性命。老子认为,名利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所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2(四十四章)因此不应执着名利,而应像自然那样学会放弃:“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二章)每个人都以“我”的形式存在,而且都十分在乎“我”,有些人会因此而陷入困境,所谓“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2(二十五章)所以老子要求人们“无我”、“无身”,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全“我”:“及吾无身,吾有何患?”2(十三章)面对名利而“生而不有”、面对自我而“无身无我”,所呈现的就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境界。庄子有所谓“坐忘”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4(大宗师)“离形去知”而与“大通”(自然)同一,是谓“坐忘”,可见,“坐忘”本质上是与自然为一体的境界,也就是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4(齐物论)总之,在人生境界上表现为“自然主义”特征,不仅儒家哲学如此,道家哲学亦然。 


    按照胡适先生的看法,哲学包括“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和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有思想、行善去恶(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16(第10页)等六大门类,那么我们如上的讨论表明,“自然主义”的确渗透并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多个方面:世界观、思维方法、人生境界、行事处世、生死态度、治国方式等方面,因而我们基本上可以说,“自然主义”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特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