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遗产资源,不可“透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别把古村落当作“摇钱树”——冯骥才的公开呼吁,为近年来的“古村落旅游热”浇上了一盆冷水。人们突然发现,在那些如诗如画般的村落风景下,正潜伏着一场因破坏性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生存危机。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这样写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吴越的灵山秀水、徽州的粉墙黛瓦、闽南的客家土楼、土家族的吊脚楼……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正是如荷尔德林笔下那般——诗意地生活着。然而,时至今日,这些风景如画的乡村田园却以飞快的速度离我们远去。据统计,我国现存的古村落约有4000余座,但由于保护不力和破坏性开发,几乎每一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


  古村落遗产可以开发利用,但“杀鸡取卵式”的旅游开发,只会“透支”遗产资源,加速古村落的毁灭消亡。据冯骥才介绍,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方案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有些地方甚至将原有居民全部迁走,随心所欲地增加景点”。如此一来,原本生机盎然的村子,只剩下一个空壳,没有人文,没有记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兼具物质与非物质两种类型的“双遗产”,古村落的自然风光、乡土建筑,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共生共存,两者缺一不可。古村落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那里有城市的楼宇森林间无从寻觅的田园风光,更重要的是,与那些风光一同共存千百年的人文风情和民俗传统。这些东西一旦失去,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民间摄影家李玉祥曾和我聊起,他在拍摄画册《老房子》时,把毛衣遗落在楠溪江岩头镇的一户百姓家里,等两年后再去时,主人依然为他保存着那件衣服。 


  宋代文人许左之在《失调名》中写道:“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当我们看着先人曾经诗意栖居的地方,被破坏性旅游开发所颠覆毁灭时,谁还会有心情在一片流光溢彩的霓虹夜景下悠然漫步呢?(朱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