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蒙:我年轻时不敢认真看《庄子》,只识识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王蒙  


    昨天,77岁的老作家王蒙又带来了新书《庄子的奔腾》,年年出新书,次次妙语连连,王蒙总能给人带来乐趣。这不,在北京举行的新书首发式上,摄影记者们让王蒙摆个样子——左手举书,端坐椅子,老人突然发现不对劲:“我又不是卖书的。”他站起身对大家一笑。 


    话新书:“奔腾”指庄子的活跃 


  《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王蒙连续3年通过3本书分别对《庄子》内篇、外篇、杂篇作了转述、解释与发挥,77岁高龄完成“庄子三部曲”,还是让他颇有些得意。 


    对王蒙而言,《庄子》一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心如涌泉、意如飘风”。这本是柳下季(即柳下惠)形容盗跖的话。“灵感像泉水一样往外喷,意念瞬息万变,可与风速媲美,足见智慧之深。我想这八个字不如形容庄子。”王蒙笑言。 


   《庄子》里面许多故事和成语都流传了下来,并对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模式和语言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恰如贾平凹所述,一个人文章里的话最后变成成语,这个成就太大了,因为意味着它完全被老百姓接受了。 


    更为可贵的是,庄子还非常“接地气”,特别懂得世俗的事。“他不仅创造了大鹏展翅、列子御风等,而且在几千年前就考虑到了‘蜗居’的问题。”王蒙搬出了《庄子·外物》的话,“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大意是说,一旦房屋太小,婆媳间的不和便容易增加。 


    在王蒙看来,庄子不仅想象力非凡,而且气势非凡,辩论起来简直就是泰山压顶。“所以,读庄子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活,同时也是奔腾的。奔腾是反映他的活跃,是欣赏他的气势。” 


    王蒙解释,《庄子的奔腾》不是在堆积如山的庄学疏解上再加量加高,而是用自己的人生历练、体悟感受,用自己的政治经历、社会经历、人生经历、文学经历,也用自己的知识和智商与庄子对话、与庄子共舞,揣摩逼近庄子的意图、意念、雄辩与才华,“我是想将《庄子》这口古钟当当当、当当当地敲响”。 


    读《庄子》:最大障碍是文字 


    从害怕《庄子》,到走进《庄子》,王蒙用了大半生。 


   “我年轻时不敢认真看《庄子》,只识识字。”王蒙实话实说。 


    后来一些朋友开始鼓动王蒙走进庄子。有的朋友说:“您来弄庄子,能把庄子讲活了。”还有的说了:“这庄子除了您写,别人写不了。”王蒙笑称自己也有儿童心理——爱听好话。“我知道别人糊弄我呢,但我还真是上精神。”凭着兴趣真的深入进庄子的世界,一连写了3本书之后,他又发现:“写庄子成为我老年的一大快乐,它是一种精神上的体操,给人以新鲜的呼吸。” 


    快乐归快乐,但王蒙还是承认自己写书“挺费劲儿的”,他笑着说:“范曾说在《庄子》里他有400个字不认识,那我起码有600个字不认识。” 


    王蒙坦言:“最大的障碍是文字,我只能依赖先贤。”王先谦撰写的《庄子集解》、郭庆藩著的《庄子集释》、陈鼓应注释与翻译的《庄子今注今译》、孙通海译的《庄子》都在他的“依赖”之列。“我还在网上点击了各种版本,这些书都给了我很大帮助。” 


    王蒙认为,解读《庄子》并不容易,难的不是文章如何读,而是其思想如何领会,老庄学说的魅力在于它们的深刻与玄妙,难也难在这种深刻与玄妙。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