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大众旅游会激活游记文化吗? 学者:有旅无游(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公众最喜欢的游记有哪些?


    中国人向来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和文学一向联系紧密。公众喜欢的游记有哪些?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是传统文学作品:52.5%的人首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以52.4%的支持率紧随其后。42.4%的人选择《黄鹤楼》。


    接下来还有:《枫桥夜泊》、《徐霞客游记》、《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沁园春·长沙》、《望岳》等。


    肖鹰觉得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描写的“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是最佳的旅游状态。心灵和自然真正地协调、交融,才是旅游的真正归宿。只有获得这样的体验,才能写出隽美感人的传世游记。


    “像《徐霞客游记》、张岱的小品,都是来源于真情实感的精致描写,读着都有真切美妙的感受。”肖鹰说,现在的一些游记却让人感到虚假,只是炫耀虚假空洞的流俗言说;这样的游记,不仅不能引人进入自然,反而阻隔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真切体会。


    在顾晓鸣看来,古代很多经典的游记是作者抱负没有施展时寄情山水而产生的。他最喜欢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在,我们的旅游地也需要这份安静,“就像上海的外滩,如果有一天不开灯,情人们才会抬头看月亮。”


    “我们希望见到旅游景点没有被遮蔽的本真的美,这需要旅游管理和策划者改变思路。”顾晓鸣说,另一方面旅游者也要改变自己,在旅游中忘掉繁忙的工作,激活内心固有的审美能力、美好性情和智慧,“按照本心表达时,就会有很好的作品出来,‘诗’的境界就产生了。” 记者 王聪聪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