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葛剑雄:土楼保护利用莫丢了“土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七年前,我曾随凤凰卫视拍摄组“寻找远去的家园”,专程寻访福建土楼。那时当地领导和民众告诉我,他们已在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准备。我也看到,土楼周围杂乱无章的新房正在拆除,土楼大门前搭起了维修的脚手架。



北京时间7月7日早间,从加拿大魁北克传来喜讯,46座福建土楼正式列名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与这些年来当地政府与民众共同努力分不开,但主要还是因为土楼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是实至名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次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之一是“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位或连接的建筑群。”在随后制定的《执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中又规定,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六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福建土楼符合其中四项。实际上,福建土楼与其余二项也有一定的契合度。这样的优越条件使它获得21位评委全票通过。

福建土楼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但也是在福建山区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一个特殊的人群,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中创造的杰作,并由特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完好地保存下来。宗族观念是维系华夏诸族(汉族)的纽带,聚族而居是最普遍的居住形态,但集中到像土楼那样封闭的程度,并且能长期延续,却是极其罕见的。这是由于大批外来移民在土地和资源贫乏的山区定居,不得不与土著和同类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也必须防范盗匪的劫掠。而充足的山泥和木材,为建造这种厚土围墙、内部木结构的建筑物提供了便利。闭塞的环境和相对贫困的居民客观上保护了这一份遗产。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成其典型的土楼,也不成其世界文化遗产了。

申遗成功给福建土楼带来了无上的荣光,无限的机遇,无量的前途,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隐忧,因为保护和利用土楼任重道远,困难很大。

要充分阐发土楼的文化内涵,必须建立在正确解释历史的基础上。列入世遗的正式名称是福建土楼,既指其中大多数由客家人建造的土楼,也包括由其他人建造的土楼,相信以后还会扩展到这46座以外的现存的土楼。对客家人、客家文化,应该放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研究和评价。

土楼是历史的产物,当初就是因为最适合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才会形成、发展和延续。但必须承认,这些基础大多已不复存在。如聚族而居的实际需要已不复存在,残存的宗族观念已无法维系支撑土楼的精神纽带。即使以人居环境而言,土楼的优点也已大为逊色。特别是对年轻一代,土楼远不如新式住宅有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居民纷纷建新屋外迁,或者走出土楼外出谋生。我曾经问过土楼中的居民,得到的回答是:“要是造得起新房,谁还愿意住在这里?”但他们也有矛盾,内心还眷恋旧居:“祖宗的房子,也不能看着它塌掉。”专家学者往往盛赞土楼如何“天人合一”,如何“冬暖夏凉”,其实圆形或方形的土楼总有一半是西北朝向,房间的进深有限,炎夏的阳光直逼室内。我在土楼采访时还是初夏,已是汗流浃背。每户之间只有一层薄板分隔,毫无隐私可言。房内没有卫生间,过道上放着敞开的尿桶。中间的院子里曾经养着牛羊猪狗,当时还是鸡鸭成群,加上厨房和洗涤的污水,味道并不令人愉快。不能因为要保护土楼,就剥夺居民改善生活的权利。但如何做到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不造成对土楼的破坏,必然面临很多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一旦土楼成了空房,不仅失去了灵魂,连躯壳的保存都会更加困难。再说,要对那么多土楼“修旧如故”,工匠、技术、材料有保证吗?

作为世遗的土楼当然会吸引来大批游客,当地也希望以世遗开发旅游,振兴地方经济。但大多已是风烛残年的土楼容得了多少游客?依然作为民居的土楼如何使游客与居民各得其所?建高等级公路,造现代化旅游设施,接待大量游客,会不会破坏土楼赖以存在的环境?

开平碉楼也有产权问题,但毕竟属一人一家,而一座土楼往往属数十上百家,问题更加复杂。如果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如何处理私有财产与国家文物的矛盾?如何合理分配旅游收益和分担运行维修费用?

其实,这不仅是福建土楼面临的困境,也是其他不少世遗必须解决的难题,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应该成为新的契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