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母语教育的困境和未来(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朱自清、闻一多、陈梦家、许骏斋、刘文典、唐兰、罗庸、浦江清、魏建功……这不是在列举近代学术大腕,而仅仅是罗列1938年西南联大一门大一课程的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分别是《古诗十九首》、《诗经》、《论语》、《左传》、《文选》、《史通》、《唐诗》、《宋词》和《狂人日记》。 


    这门课,叫做“大一国文”,今天大陆的高校称为“大学语文”。 


    母语教学的前世今生 


    在今天的很多高校,“大语”已经沦落成没人上、没人听、没人管的“三没课程”。更有甚者,部分理工科院校只对少数文科生开设大语课,更多的高校干脆取消。短短一个甲子之间,同一门课程经历如此炎凉二重天,或许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吴柯达教师专门从事教育研究,他告诉记者,中国的母语教学最早可上溯到1904年,大学设立预科,开设“中国文学”课。1929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正式规定“国文课”是大学院校一年级必修科目。从此成为民国教育的定制,一直延续到1949年。 


    虽然从那时起,国文教学就遇到过困难,郭绍虞在《语文通论》中曾说:“大学一年级的国文,在各大学中向成问题,学生之需要不一致,学校各方面之期望不一致,即在国文学系各教员之主张也往往不一致,顾此失彼,难求两全”。但当时的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国文教学,蒋介石在1941年9月给教育部的手令中说:“现在中学国文程度低落,应……切实注意,并设法提高;以后凡大学招生,如有国文不及格者,不准录取为要。”而高校的教育者尤其重视,朱自清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时,便亲自负责全校大一学生的国文教学。 


    建国前后,关于国文的讨论第一次开始涉及存亡问题。1949,文管会接管北平各大学,进行学制及课程的改革,清华大学有人提出大一必修国文可以废除,同期提出取消的课程还有英文、测量、水力实验等。 


    很快,国文的偏废便成为大势所趋,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上海交通大学。交大老校长唐文治是光绪年间的进士,一贯推崇国学教育,在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当监督(校长)时,早在1909年便设置“国文科”,从大一到大三都开设“中国文学”课,14年如一日亲自授课,自编国文教材上报教育部。双目失明后仍坚持周日上午讲授国文,并创办著名的“厚植基础,博览专精”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国文教育传统浓厚的学校,却于1951年突然宣布取消国文课,几乎遣散所有老师。此事来得突然,连系主任事先都不知情。钱谷融就此事写大字报批评教务长,引起校方不满,因此离开上海交大。 


    此后,虽然有训诂学家吴小如等有识之士,早在文革以前就多次呼吁理工大学应恢复“大一国文”课程,而且应该是一学年6学分的必修基础课,但人微言轻,无人响应。直到1978年秋,南京大学才率先恢复“大学语文”课,直接原因是“文革”后招收的理工类专业大学生语文水平低,需要补课。校长匡亚明邀请华东师大刚摘掉“右派”帽子的徐中玉编写教材,也就是现在运用颇广的《大学语文》。 


    1986年3月,匡亚明、徐中玉和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侯镜昶联名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提出“大学语文”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侯镜昶在恢复“大语”课、筹划成立“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诸多事务中颇有成就,后来调入浙江大学筹建中文系,可惜英年早逝。但先驱者的努力终于有所收获,截至1986年底,全国有四百多所各类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 


    但是之后,虽然不断有人提倡国语教育,钱理群等学者激情讲授“大一国文”,富有使命感的中文系教授们倾心编辑《大学语文读本》,虽然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国文课很重要,虽然国家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但总的来说,母语教育在高校的真实状态却是一直式微。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超过半数的学校缩减了“大语”课时,有的不再开设,有的虽有“大语”课名,讲授的却是应用写作或现当代文学等。很少有学校将“大语”设为必修课,大多只是公共选修课或部分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资源方面,课时和师资的投入普遍不足。一般都是2学分,36课时,专职教师也人数不多,相比8-14学分、140—250课时的外语必修课,可谓判若云泥。 


    国语教学式微的原因及后果 


    高校中重外语轻母语的倾向严重,大语课程和授课教师的地位边缘化,究其原因,清华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是因为教育观念偏差、高校功能和评价机制的偏颇,以及当前社会风气和学风浮躁。纵观我国高等教育,不难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缺陷。明显的表现,一是对专业性的过分细化。二是对实用化取向的过分强调。这两点使得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国文素养、人文教育、道德理想、心理健康、生活教育等都不同程度被忽视。在这种教育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引导下,学生注重短期实利和就业,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效果欠佳,导致学生上课学不到东西,将“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语文被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政法大学的王嘎教师是优秀的俄国诗歌译者,他指出近年来,过分专业化带来的问题逐渐突显,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越来越窄,能力越来越专,发展越来越片面,也越来越不适应当代多元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性国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国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刘晓蕾老师则从教师回报角度分析了原因,她讲授的大语一直是北京理工大学选课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为此她付出了诸多努力,但除了学生的进步,那一份成就感和欣慰,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回报,每年只是完成基本工作量。职称、津贴各方面都吃亏。高校近年来的评价机制偏重科研和学科建设,教学、尤其是公共课教学的地位每况愈下,大学语文课老师的付出往往远远超出人们想象,所得到的认可却很少,所以大家更愿意教专业课。 


    北理工教务处副处长兼基础教育学院院长杨刚提到,理工科学校对于大语课程的理解,以前往往过于简单,以为就是让文科生知道点科学常识,让理科生学点文科知识。其实,我们今天讨论“大学语文”课程,并不仅仅是在讨论一门基础公共课的设置和授课问题,或者补充点文理知识,而是将国语教育作为一个代表和象征,指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文素质的修养。国语教育不是泛泛的文学阅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精神层次和做人的境界。从马加爵到药家鑫,还有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明显地面临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整体素质下降,这是连学生自己都承认的事实。而对高校来说,培养完整、健全和高尚的人,远远比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公司职员要重要得多。国文教育对此正有巨大的塑造作用。 


    北理工中文教研室主任姜楠则指出,说到大学生语文素养,大家喜欢举的例子总是提笔忘字、请假条别字连篇、毕业论文语句不通等,但就她和学生多年直接接触的体会而言,现在大学生在字词读音、汉字书写等方面的所谓“基本功”一点不差,“魑魅魍魉”这样的词,学生们会在一起比谁写得快谁写得多,这也是拜应试教育所赐。那么,为什么玩成语接龙比父辈强很多的九零后,动不动就被指摘“语文素养低下”呢? 


    姜老师认为,要先在“语文素养”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谈现在的大学生素养如何。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素养高级读本》对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给出了一个描述性说法:“有开放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语文观念,善于把握和体认丰富多样的语文现象,用多元化的视点去观察语文生活,丰富的语文经验的获得,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懂得尊重他人的语文权利,领悟母语之美、汉语之美。”从这些角度审视,大学生的语文素养确实很成问题。不少学生从来没有领略到母语的魅力,认为语文就是无休止的背诵,背诗词、背作文、背写作方法、背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标准化考试不允许多样化的想法,而语文生活本身就是多元的,这种矛盾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比如读书时独立思考、以写作的方式清理思路、注重论证的逻辑、追求表达的精准等。在很多学生眼里,语文要么就是应试,是那些师生都不理解的标准答案,要么就是软文的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学语文就是给读网络小说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为了给情书润色,自然也就不重视语文了。 


    而南开大学文学院李瑞山教授早就提出,“大学语文”是一门母语教育课程,中国文化传统深刻地留存于汉语之中,母语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语文,关乎民族文化的认同、存亡和发扬光大。这是我们重视母语文教育的根本因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