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解读《金瓶梅》里的丧葬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金瓶梅》七十九回:“多少有钱者,临了没棺材。原来西门庆一倒头,棺材尚未曾预备。”慌的吴月娘马上叫她弟弟到尚推官家里买了一付棺材板来。


  仓促之下,临时性买来的,价格很一般。


  我们再来看一看李瓶儿的棺材:


  李瓶儿当时叫西门庆为她买一副便宜的棺材:


  “你休要信着人使那憨钱,将就使十来两银子(人民币3千元左右,比较便宜的一种),买一副就行了,你偌多人口,往后还要过日子哩!”


  李瓶儿只要3千元左右的普通棺材,西门庆却花了三百二十两(划人民币9.6万元),买来上等好木材,做棺材用。这还不算工钱,只是材料费。


  
  西门庆是夫,李瓶儿是妾。可妾的档次待遇,比夫还要高的多!岂非怪事?!


  
  在一般人看来,西门庆的丧事,理应办的最风光,因为他最有钱嘛。


  其实不然,《金瓶梅》中最隆重的葬礼,是李瓶儿的,而不是西门庆!


  为什么? 


    因为:葬礼的风光程度,并不是按照死者生前的地位档次来举办的。而是由操办者的地位档次来决定的。


  葬礼不是办给死人看的,是办给活人看的。体现的是操办者的脸面。


  
  李瓶儿的葬礼,是西门庆在风光。已经风光到了几乎乱套的地步。


  装敛、报丧、成服、大敛、出殡,是按儒家程序进行的,但在首七(死后第一个七天)的时候,又请了佛教的16个和尚来念经,到二七的时候,又请道教的16个道士来作法事,三七又叫和尚来念经,四七请喇嘛来念经,五七又叫道士来作法事,六七不念经,七七又叫女尼来念经。


  西门庆当时可不管什么鱼龙混杂不混杂,教派冲突不冲突,他不信这一套,他要的只是场面!只是气派!如果当时有基督教,肯定会安排几个牧师也去凑凑热闹。


  
  来祭奠李瓶儿的客人,不知多少,西门庆招待客人的时候,每餐都是安排十五桌的大局面酒席。而西门庆自己的葬礼,就要差远了。


  到四七的时候就没念经了,书上写道:“送殡之人,终不似李瓶儿那时稠密。……山头祭桌,可怜通不上几家,只是吴大舅、乔大户、何千户、沈姨夫、韩姨夫与众伙计五六处而已。”


  并且西门庆死了,是没画遗像的。因为当时的技术原因,一般人都出不起价,《金瓶梅》里死者都没有遗像,只李瓶儿一个人有遗像。这是西门庆特意用十两白金和一匹缎子请人制作的。


  成本很高的,西门庆非常珍惜这张遗像。不过呢,他一死,李瓶儿的这张遗像,马上就被吴月娘一把火给烧了。
  


  作者将李瓶儿的葬礼和西门庆的葬礼分别对照重点描写,当然是有用意的。前者表现的是趋炎附势,后者则是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啊。


  话说西门庆死了七天了,他原先的那帮狐朋狗友铁哥们,一个也不来。


  应伯爵看不过了,就把这些家伙(有7个人)都约了出来,坐一处商量。


  伯爵先开口说:“大官人没了,今一七光景。你我相交一场,当时也曾吃过他的,也曾用过他的,也曾使过他的,也曾借过他的。今日他死了,莫非推不知道?”


  我们总不能都装作不知道吧。大家兄弟一场,过去看一看,也是应该的,但空着两个手去,也不是个事啊,唉,真烦人。


  下面开始讨论:这个人情钱,究竟出多少为好呢?


  众人都不吱声。


  那伯爵道:“如今这等计较,你我各出一钱银子,七人共凑上七钱,办一桌祭礼,买一幅轴子,再求水先生作一篇祭文,抬了去,大官人灵前祭奠祭奠,少不的还讨了他七分银子一条孝绢来,这个好不好?”


  众人都道:“哥说的是。”

  
  这一番话,什么意思呢?


  7个人,每人各出一钱,这可以说是《金瓶梅》中最少的人情钱了,放到今天,划人民币才30块钱呀!


  你看,够小气吧,西门庆死了,他们就只准备拿30块钱过去的。


  拿30元的人情钱过去,不仅可以白吃上一两顿酒席,混个烂饱不说,而且人家还要回赠一条绢,这绢少说也值20几块(七分银子)。绝对赚了。


  你们说好不好?大家当然举双手赞成。


  
  李瓶儿的祭文(追悼词),是西门庆请温秀才写的。温秀才是什么人?和西门庆吃过饭的人,有身份的人,润笔费当然是称金论银。


  而西门庆死了,他的追悼词,是应伯爵请水先生写的,水先生是上不了桌子的人,按最低稿费算,顶多也就30块人民币。


  
  
  这水秀才为西门庆作就一篇祭文。其文略曰:


  
  某年某月某日,某某,谨以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故锦衣西门大官人之灵曰:


  维灵生前梗直,秉性坚刚;软的不怕,硬的不降。常济人以点水,恒助人以精光。囊箧颇厚,气概轩昂。逢乐而举,遇阴伏降。锦裆队中居住,齐腰库里收藏。… 也曾章台宿柳,也曾谢馆猖狂。正宜撑头活脑,久战熬场,胡为患一疾不起之殃?见今你伸长着脚子去了,丢下小子辈,如班鸠跌脚,倚靠何方?难上他烟花之寨,难靠他八字红墙。再不得同席怀软玉,再不得并马傍温香。……


  今特奠兹,次献寸觞。尚享。
  
  
  这篇祭文,是说气概轩昂的西门庆同志,生前梗直,秉性坚刚,常济人点水,助人精光……忽一疾不起,丢下大家先走了,所以怀念他。


  这只是表面现象。


  再细品一遍,就会发现:原来该祭文,通篇都将西门庆形象地比喻成了一根“壮伟”的阴茎,这篇祭文的大半文字,都是在对死者的生殖器官进行歌颂描述。


  作者写道:“人人都粗俗,哪里晓得其中滋味。”

  
  所以当时,众人把祭祀抬到灵前摆下,上了香,就在西门庆的追悼会上,将这篇称赞西门庆生殖器很大很厉害的祭文,对着所有到场的来宾们,高声的宣念了一番。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