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傅佩荣:我被于丹"挤"出百家讲坛(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人生困惑问庄子 傅佩荣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年10月
 
广州日报:庄子认为,人有十二种情绪,每种都可能会导致一些情况的出现,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傅佩荣:庄子与惠施有一段辩论。惠施是一个说话高手,有一次庄子说,人应该无情。惠施说,人怎么可能没有人的情感呢?庄子就对惠施说,我讲的不是一个人完全麻木,没有任何情感,而是说,你可以有情感,但是要记得不要让情感内伤其身。这一点倒很符合儒家的想法。也就是说,喜怒哀乐要发而皆中节。所以孔子提到《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得真好。快乐但不要过度,悲哀但不要到伤痛的地步。不要说一悲哀就伤到自己了。在《庄子》里面说,人的无情并不是真的没有情感,而是恰到好处。不管怎么样都不会伤害到自己内在的生命,这样一来,我跟别人来往,喜怒哀乐的场合都不会影响到我内在的生命。

    “《庄子》能治抑郁症”

    台湾国学传播者红遍大陆

    傅佩荣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国学传播者。他在台湾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17年来,座无虚席,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并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近年来,傅佩荣奔走两岸,为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群体宣讲传统文化精髓,用力甚勤,被称为两岸文化传播的“行者”。近年来在大陆已出版有:《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走向成功人生》、《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解读论语》、《解读易经》、《解读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等。

    一般哲学教授的学问都从书斋而出,但傅佩荣说,他的学问却是与最年轻的学生互动而来,是典型的教学相长。常常是,讲完孔子,学生说:还要听孟子。他说好,半年之后。果真只有半年的准备,他就开始讲孟子。接着再讲庄子、老子。渐渐的,他的哲学讲义变成了书,讲座变成了光碟。傅佩荣热,也从校园向社会发散,近两年又热到了大陆。 

    现代人读古代经典只在文字上打转 

    从事儒家、道家思想研究这些年来,傅佩荣觉得世人对两千多年前的哲学解读有很多的误区,他说:“单单《论语》,被当下忽略的、不求甚解的、比较普遍的误会,大约就有十几处,尤其是自宋朝朱熹注解之后,有很多明显的错误,我都在书中挑出来加以说明。很多人把孔子当作一个‘教主’,觉得他说的一定对,但又不求甚解。”

    傅说,现在许多人读古代经典,还在文字上打转。很多人记背《论语》、《孟子》等,仅仅因为接受它是一种权威,但对古人何出此言,则不清楚。这么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还容易造成误读。 

    傅举例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寡”、“贫”二字互调,更符合逻辑;“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其中“束脩”二字,原意为“干肉”,但他认为“行束脩”不是指给孔子献干肉,而是借“行束脩”这一古代男子十五岁时入大学所行的礼,代指“十五岁以上的人”,因为孔子在乎的是如何有效教导别人,而不是收学费。关于“行束脩”,大约有四百来个注解,他都看过。 

    30岁前学孔孟,40岁后学老庄

    傅佩荣谈得最多的是国学的价值,“30岁以前一定要学孔孟,40岁之后就得学老庄”。现代人特别需要老庄。因为很多人感觉到社会成就都有了,但忽然觉得生命毫无意义,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这样活着。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容易让人患忧郁症。 

    老庄讲“道”,是在提醒世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丢到海里。“道”就是海,“我”就是一滴水。只要滴水入海,水滴就可平安、愉悦。他说,“读了庄子的人不会得忧郁症。庄子讲无心而为,就是说‘好好做你的事,不要存特定的目的’。存有目的,不达目的就不安乐,忧郁症就是这样来的。” 

    “受苦受难不可怕,最怕的是受苦受难时你心里没有希望。你看过但丁的《神曲》就知道,地狱门口挂了块牌子,说‘凡到此者,必将希望放下’。学了儒家、道家,心里不空虚,生活就不会像地狱一样。”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