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易经》与卦摊众生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朋友老杨,在大学读的是历史系,退休后开始研读《易经》,并在北京一家大出版社出版了厚厚的一本专著。他想通过《易经》所阐述的阴阳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尽力去寻找现实社会和具象事物的规律。老杨的专著属于文化人对《易经》的研究。《易经》是一部反映古人哲学思想的经典,自其问世,解读者不知有多少,老杨的研究走的是正路。只是稿酬寥寥,不够高档酒楼的一桌饭钱。
另有熟人老E,虽没有研究《易经》的什么专著,却敢称“易经大师”,门庭红火。常有求卦者去算命运,问前程,或测祸福、定风水,将大把的银子送给老E。老E曾经在几个单位待过,眼下的收入比当年滋润了许多。老E初出道时,还在“文革”期间。县里的剧团排样板戏,要招些年轻人。老E长得帅气,是“文革”前的初中生,写得一笔好字,除了会哼两句山西梆子,还会几样乐器,笛子、二胡、铜锣、小鼓,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也没有正经的师傅,他就是有文艺天赋,起小跟着村子里的梆子戏票友们混,没想到就攒下了被招进县里剧团的一笔资本。那时的剧团是吃县财政,老E从挣工分的农民,成了端上铁饭碗月月发工资的演员。剧团演《红灯记》,老E饰鸠山。一次去一个村里演出,饰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和鸠山的演员,算是团里的角儿,有资格在村里的知青点上住单间。半夜里,这“鸠山”就摸进了“李铁梅”的房间。村里安排了知青巡逻,全是些年轻后生,发现有人进到“李铁梅”的房间,便去“保卫”样板戏,生生地从“李铁梅”的床上揪住了老E。“李铁梅”顾脸面,两人做这事,原本不是一次两次了,被人捉住,她却当下大喊大叫,说是老E强奸她。第二天,“鸠山”强奸了“李铁梅”的笑话就传遍了全村。团长找“李铁梅”问话,“李铁梅”还是那个说法,老E遂被剧团除名。老E毕竟是有前程的人,不久,就托人进了城里的一家国营大工厂。老E的文艺天赋又成全了他,成了厂办一名写写画画的干事。改革开放了,老E一身西装革履,陪厂办主任去深圳,替厂里做一笔生意。结果很糟糕,主仆二人合谋,先用公款做一笔倒手买卖,自个先赚一笔,再完成厂里的事。没料到在经济问题上栽了跟头,老E只好随厂办主任一起住进了大牢。没几年出来,老E又投奔到一位个体老板名下。老板娘还年轻,老E与她眉来眼去,让老板发现了,老E再次丢掉了饭碗。也就是从那时起,老E正式“下海”了。不做别的,在一处香火不错的庙院旁租了个小门脸儿,做起了靠《易经》谋生的生意。老E跟我说过实话,说他其实根本看不懂《易经》,只是记住了《易经》里的一些名词,加上从书摊上买了几本打卦算命的盗版书作为知识补充,凭着一张嘴忽悠人。老E是经过些世面的人了,看几眼上门来算命的主儿,与其闲聊几句,自会投其所好,让对方跌进云里雾里,再心甘情愿地给他掏出银子。特别是那些有钱而文化不高的富婆,更被老E说得心悦诚服,有的就被他说到了自己的床上。
一本充满老祖宗智慧的《易经》,成就了朋友老杨退休后的文化研究,也成全了老E绝处逢生的活路。至于那些个坐在闹市街头人行道旁的卦摊主儿,比起老E来,就差劲了许多。或铺一张白纸,或铺一块红布,或铺一面黄缎,上面的“广告词”大同小异,虽不敢称“大师”,但常拿“易经”二字当点缀。相同的是,他们如此落魄江湖,不知是否早算清了自己的命运?
我国古代经典《易经》的辩证法思想,是通过占卜形式得以传播的,《易经》的辩证法思想往往被后人轻视,而歪解《易经》者,一味鼓吹占卜的神力,却流毒至今。人们一旦认清了这一点,不再去算命,替人算命者,自然也就失去了市场。如此,闹市街头那些不雅的卦摊,也就不用有关部门时不时地去清理了。(孙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