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回归良心 人类的唯一出路(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性在经历几次婚姻失败之后,终于遇到一位意中人。对方认为她一切都好,却不能接受她有一个孩子。那人对她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起。这句话进入了这个女性的心。于是,这个女性,作为一个母亲,把她的孩子带到一个湖边,推到湖水中淹死了。结果,她没有跟意中人走进婚姻的殿堂,而是自己走进了监狱,因为她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
良心在哪里
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话:天上有星辰灿烂,内心有良心照耀。意思是,我们的行为需要有一个依据,一个标准。在中国,把“良心”与“天”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天良”。良心不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觉察和情感,它也有神圣的渊源,有其天赋的性质,因此称为“天良”,它可以成为我们内在的指引。孔子也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在人的内部有一个“内在智慧”。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的现象,常常会引起我们的混乱,让我们无所适从。但是,当我们走到内在,就会发现有一个良心。
托尔斯泰写过一本书,叫《天堂就在你心中》。可以由此去想,“地狱也在你心中”。当一个人按着天良行事,他就如同生活在天堂里一般;而当他昧着良心做事,良心就会来惩罚他,把他打入地狱一般的痛苦里。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人的良心没有泯灭,就有改变的空间,就有希望存在。
在圣经中,当一群人要按照律法的规定用石头打死那个犯了奸淫的女性的时候,耶稣对那群手拿石头的人说:“你们中间有谁是没有做过错事的,现在可以用石头打她。”
这些人听了耶稣的话,就放下了手中的石头,一个一个离开了。
为什么耶稣的话对他们产生了作用?因为他们内心里还有良心,虽然这良心被律法遮蔽了,但耶稣的话却移开了那遮蔽,让良心的光重新透出来,让他们开始按着良心的光去反观自己,让他们因为良心的声音开始反思,萌生了恻隐之心。
我们假设,如果耶稣面对的是一群良心完全泯灭的人,结果会怎样呢?耶稣也只能无奈了,那个女性,会在他的眼前被人用石头打死。
当良心失掉了声音
人性里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良心和情感。失掉了它们,人就不复为人。良心所在的地方,也是感情产生的地方,人性中最柔弱的地方。所以,如果需要改变人心,把世界变得更好,不是靠强;不是靠权势和武力,而是靠爱。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一些因素正在蒙蔽和扼杀我们的良心,正在让一些人变得冷漠而残忍。当良心失掉了声音,失掉了对我们心灵的引领和行为的指导,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时,人就没有了感觉,没有了情感;他们只看到自己的目标,只按着内心的欲望去行;他们只顾目标,不择手段。
药家鑫在撞伤人之后,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不要让对方给我带来麻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看不到别人的生命,听不到良心的声音。结果,他为了给自己免除一件麻烦,葬送了包括自己在内两条生命。
加缪有一篇小说《局外人》。小说的中心人物叫莫尔索,莫尔索失掉了情感,失掉了感觉,失掉了是非观念,失掉了道德意识。他只是被动地在世界上生活着,随波逐流,表面上是一个好好先生,内心里却十分空虚,如同行尸走肉。小说用第一人称(即莫尔索的语气)叙述,第一句话便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 对他而言,甚至连母亲是今天还是昨天死的都不重要。他完全没有参与生活,对生活没有任何感受,他在法庭上描述自己在沙滩上杀人的事情,就如同读报纸上的一篇报道,没有任何情感参与。他说: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莫尔索的问题,就如同崔健的歌词中所说: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当莫尔索因为杀人被关进监狱,也不做任何抵抗,面临将被处死,也没有任何反应。然而,在审判的过程中,他开始从别人对他的反应里意识到一些什么。他注意到,他对母亲的死所表现出来的冷漠让人们异常吃惊,他开始反观自己,开始对自己的看法有所改变,内心里开始有了一种内疚的感觉。这时,他的良心开始复苏!因此,加缪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懂得自我反思。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