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江宁发现1600年前女性墓葬 东晋古墓砖有手写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图一:考古人员手捧青瓷双系罐。



图二:青砖上有手书的“晋泰和四年秋”。


封墓道石头有25层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江宁上坊青龙山脚下的桃园赵家山,几台大型机械正在穿梭着施工。南京博物馆考古队岳涌带领记者爬上了一个山坡,只见一个巨大的大蓬建筑出现在眼前。现场工作人员打开大蓬的大门,记者发现,门里错综复杂的脚手架支撑起一个庞大的临时房子。“今年4月,我们来此勘探,发现了这座古墓,开始只是看到上面有4个盗洞。后来发现墓道上有几层石头,越往下挖越多,居然有25层之多,非常罕见,这是用来封堵墓门的。”岳涌指着坡道下的古墓对记者说。考古专家立即组织进行抢救性发掘。
  未发现棺钉疑古墓被迁 
  在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4个盗洞。考古人员向记者描述,这4个盗洞中,其中有两个在墓道上方,由于下面有着25层填土石,最长的达10米,估计盗墓贼无从下手,只好放弃了。而后方的墓室顶部就没能幸免,盗墓贼从墓室顶部又打了两个盗洞,这里是土层封顶,为盗墓贼提供了方便。在盗洞里,考古人员发现盗墓贼留下的瓷片,“从瓷片来判断,是宋代的。瓷片型制表明是生活用品,可能是盗墓贼当年使用的油灯。”难道是一座宋代古墓?不可能。考古人员凭经验认为,下面一定葬有更早期的墓葬。随着盗洞周围的探挖不断进展,考古人员发现,古墓中不断出现散落的青砖,这是为什么?难道古墓完全被盗过了?挖掘到底部时,令考古人员十分痛惜,这处古墓葬的墓室部分遭到严重破损,墓壁四周的青砖基本被推倒,只留下了不到20厘米高的几层墓壁,没有发现棺钉和大量文物。专家分析,可能是该墓室被迁移,而非盗墓者所为。
  墓砖上发现手写字迹
  顺着盗洞,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古墓非同一般,这座古墓本身不算大,但墓葬位置很深,从地表到墓室底部达8米。长有30多米,宽达13米,考古人员因此开挖了一个很长的通道,顺着通道,记者走了下去。岳涌指着地上仅留的几层墓壁砖说:“你们看,这块砖极其独特,这是我们在东晋墓葬考古中的首次发现。”记者凑近一看,这块不一样的青砖上有“晋泰和四年秋”字样,但不同的是砖文不是铸砖时刻上去的,而是手书,字迹书写十分流畅,完全像是书法家的字。考古专家初步认为,这可能是铸砖的工匠所为。而墓门的青砖上有许多铭文,记者发现刚刚清洗过的一块青砖上刻着“晋泰和四年秋毛氏”字样,字体比较圆润。岳涌告诉记者,一共发现了20多块有字的青砖,而手写的砖只有这一块,非常珍贵。砖文记载的十分清楚,古墓葬为东晋泰和四年。
  “桃形金叶”表明墓主是女性
  考古人员发掘墓室时,一件闪闪发光的东西让考古人员郭师傅大为惊喜,原来是一片十分薄的金片。“这片金片叫‘桃形金叶’,是古代妇女的头饰用品,古代妇女常常在头上插很多饰物,叫‘步摇’。”记者让郭师傅拿在手上拍照,由于金片不到一厘米、薄如金箔,禁不起微风一吹,就吹掉地上,捡起好几次,才完成拍照。郭师傅说:“你们看,金叶上尖端还有一个小孔,用来穿丝线的。”考古专家从这件桃形金叶和毛氏砖文,初步判断这座古墓的墓主人可能是一位女性。
  在古墓地一层填土石旁,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青瓷双系盖罐,大约10厘米高,罐里藏有类似金属矿物质的东西,郭师傅打开盖子,记者真的看见了有红色的晶体物,“这可能是建墓时留下的祭祀用品,叫‘朱书陶瓶’,在中原地区的汉代古墓中曾经有过记载。这种晶体石称为‘五石’,是指颜色有五种之多,有红、黄、黑、白和紫色。但一般这种祭祀罐南方地区很少出现,难道墓主人是从中原地区迁移到南京的?”又一个悬念令考古人员费解。
  建墓葬时搭过“脚手架”
  岳涌告诉记者,这处东晋古墓虽然严重破损,墓中文物下落不明,“但是,秘密不在地下,而是在地表。”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墓室上方两侧的地平面。在紧邻墓道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柱坑,大约墓道的每一侧都有4到5个,呈现出一定的对称分布。记者有些好奇,因为在之前挖掘的六朝墓葬中,从未发现墓葬地表有如此多柱坑。它们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考古人员介绍说,从他们挖掘的情况来推断,这些柱坑是与墓葬修建有关。“因为这个墓葬是比较深的,采用了两层台的结构确保墓室不会坍塌。这些工程在当时也是比较大的,因此工匠在修建墓室的过程中肯定要搭建一些辅助设备,就像我们现在用的脚手架。”
  13米的弧形台横跨墓顶
  记者在地表上又看见墓葬左右两端各有3米长的建筑墙基,旁边还有一件很大的方形石板。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石础,和砖墙的年代、墓葬是同时期的,也就是说在墓葬修建好以后,有人又在墓葬顶部加盖了其他建筑。而这个方形的石础和砖墙所在的底层,比刚才出现的柱坑要高出半米左右,砖墙也是在墓葬底部对称分布。“从发掘程序看,这两段砖墙以前是呈弧形在墓葬顶部相连接的,整个跨度大概在13米。现在我们初步推测,这应该是祭祀用的。而方形石础应该是竖立祭祀用的木柱,中间的方形槽,可能是圆形木柱底部插木榫所用。”
  据岳涌介绍,古墓的外围建筑遗迹被发现后,众多专家到此进行了考察,“大家一致认定,这次发现意义非常重大。在整个南方地区,墓道、坑线以及外部的建筑遗迹等结构能保存如此完好相当少见。”
  墓主毛氏可能是显赫贵族
  那么古墓上的“晋太和四年秋毛氏”几个字,究竟是啥意思呢?有专家认为,这些字很有可能是说,墓主姓毛,是在晋太和四年,也就是公元369年秋天去世的。记者查相关资料发现,东晋有一个显赫的军事家族姓毛,开创人叫毛宝。毛宝是荥阳阳武人,正是从他开始建功立业,毛宝在东晋军事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奠定了毛氏将领在东晋的重要地位。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位毛姓女墓主去世后,依然保留了河南一带的葬俗,考古专家分析,女墓主可能是毛宝的亲属。但是,这位女士是毛宝的第几代后人,因没有留下墓志,很难说清楚。
  本报记者 蔡 震 文/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