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网络对春晚的期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兔年春晚早已结束,但有关春晚的争议话题在网上仍热度不减:赵本山小品台词被删、魔术节目涉嫌虐鱼、“笑脸哥”连续11年出现、旭日阳刚被禁唱《春天里》等。可以显见,网络舆论已日益成为对春晚评判的一种尺度。不过无论尺度如何,终归都是观众和网友借助新兴媒体,在表达一种希望春晚能够进一步优化和丰富的愿望。
网络成为评判春晚的一个方面
春晚刚结束,网上已经流传“央视春晚10大流行语”:“此处省略N个字”,“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眼睛一红,心就黑了”,“爱我你就抱抱我”,“别谢大坝,你谢三峡吧”等赫然在列,甚至成为网络流行的新春问候语:“新年好,此处省略N个字”。之后,网友又推出“2011央视春晚的十大失误与穿帮镜头大盘点”、视频解密春晚魔术等大量极其给力的网侃“作料”。
网络使春晚从筹备期就广受关注,各种版本的春晚节目单曝光,网络成为春晚前期宣传的重要阵地;春晚过程中,网络直播成为春晚扩大传播范围的重要渠道;春晚结束后,网络出现大量或捧或贬的言论。
毫无疑问,借助网络,人们参与春晚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延伸,这是一种进步,但正是在这个全时空的关注过程中,网络也对春晚进行着解构。这种解构包括了网友对春晚节目的关注、对争议话题的讨论、对春晚节目质量的褒贬、关于春晚的网络调查,以及在解构之后,对更具民间特色的网络春晚的期许。
春晚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春晚在国人心中极具象征意义,春晚代表的就是欢聚团圆,但有人说,即将到而立之年的央视春晚作为国人除夕大餐已显出老态。春晚伴随电视媒体的兴起而出现,并成为国人春节一大“民俗”,春节持续数千年不老,为何春晚已老?稍加反思即可得出结论,春晚的出现得力于电视媒体的兴起,而它的“变老”则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因此,并非春晚变老,而是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真正对受众产生影响的并非传播内容而是媒介,媒介在改变受众阅听习惯时影响深刻,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信息。因此,随着网络的普及盛行,人们获取信息、开展娱乐的方式逐渐多样化,春晚的符号意义也开始转变成除夕夜的可选项,更多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存在。
但是,单凭媒介本身也并不能产生如此大改变,根据施拉姆公式(受众对某一媒介的选择概率,与受众可能获得的收益与报偿成正比,与受众获得媒介服务的成本或者费力程度成反比),媒介便捷性只是其一,传播内容也是受众选择的重要标准。伴随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文化获得极大丰富,网络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并成为与主流文化并存博弈的重要力量。
内容的丰富使受众更加个性和分化,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更加强烈,而便捷的渠道,尤其是微博、博客等的流行,使这一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因此,更个性化的网络原创、更具嘲讽特点的网络恶搞受到网友热捧。
网络与春晚“合谋”共生
其实,网络对春晚的解构是两种文化结构的对立,是以网络代表的民间亚文化对央视春晚代表的主旋律文化的解构和批判。
近年来,网络和春晚试图进行融合,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一种是内容借鉴,春晚节目中加入了众多网络细节或网络元素。2007年潘长江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以网恋为题材讲述真情,被称为十年中最好的网络题材节目;2010年网络歌曲联唱《一亩田》《婚礼上的歌》《幸福两口子》;兔年春晚西单女孩、旭日阳刚、民工街舞团等网络红人登台,而“给力”“小月月”“神马”“浮云”“神曲《忐忑》”等网络流行语也被各艺术家分配使用。
另一种是形式创新,近几年,网络春晚成为各家电视台力推的春节大戏,关注热度甚至不次于央视春晚。今年多家地方电视台推出了网络春晚,而中央电视台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六天播出网络春晚,更是邀请大量明星和网络红人加盟,许多节目也以网络为题材。
实际上,网络春晚和传统春晚并不能彼此取代,两者代表的是不同的文化形态,只能在博弈和竞争中共存。各电视台推出网络春晚更像是主流文化的借壳上市,仅在形式上实现了网络春晚的要求,而在内容和实质上离真正的网络春晚还有不小差距。
真正的网络春晚还需从内容和实质上进行创新,央视春晚与网络春晚得以同台竞技并且难分高下或许更能体现文化多元性,并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光明网记者 辛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