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回归中华文明的价值理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文明交汇的今日,对异域文明的吸收,并不意味着整个民族被其他文明所洗脑、所同化,而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在佛老兴盛,儒门衰微的唐代,学者发起古文运动,倡导“文以载道”,韩愈写作《原道》,具体阐明了“文以载道”究竟应该载一个什么样的“道”。阐述了中华文明以儒家仁义为核心、以礼乐为表征的特征,所以古文运动实质就是回归仁义之道,发扬中华文明价值理想的复兴运动。
从清末到当代,在西强东弱和中西交融的背景下,西化成为共同的基本倾向,差异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无非是两条路,一为“学得”现代性,一为“开出”现代性。
然而,是否有一种作为人类文明普遍标准的所谓“现代性”呢?中华文明究竟要向哪里去,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承载者,有义务承担这样一种反思和自问:中华文明的价值理想是什么?中华文明的价值理想,对于当今的中国人,甚至整个人类,究竟还有没有崇高的价值?我们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究竟是接近了还是远离了中华文明的价值理想。
清末的不少学人还有反思这些问题的能力,而在200年的时间里,很多时候人们已经习惯局限于思考如何归化于西方了。现代性问题,如同普遍伦理(或称全球),人们应该追问一句“究竟是谁之普遍伦理”一样,也追问一句“谁之现代性”。在文明交汇的今日,对异域文明的吸收,并不意味着整个民族被其他文明所洗脑、所同化,而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如果单纯把西方强国当做文明样板,难道说,一旦强大发达之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四处扩张,发动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也像他们一样以强凌弱,往小国和不发达国家人民头顶扔炸弹?
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失去批判力,不能失去自己文明的长处,这就需要反思和批判能力。而熟悉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温甚至回归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是保有这种批判力的源泉。(陈辉/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