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刘大钧:易经教给我们好的思维方式(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大钧教授,6月15日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这在山东省和山东大学都是第一人。7月2日下午,刘大钧教授在山东大学知新楼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一口邹平话,一头斑白的寸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70岁的刘大钧先生身着短袖衬衣,微笑着给我们讲“经”。仔细端详刘教授,没有大家传说的那么神秘,但脑中装着的经典文字,随时出之于口,写之于手。
搞易学的常被人误解
报社同事听说我们采访刘教授,怂恿我们请他给算一卦。虽一半成分是开玩笑,但也说明大家对研究周易的学者的一种认同。
刘教授笑着说,其实搞易学的常被人误解。《易经》所讲的是天人整体之学,故被世人称之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文化这个词就是从《易经》来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天文而察时变,也就是说在观天文的时候,可以觉察和总结出一些大的变化到来的征兆,人们印证这些变化,因此而生的思想就是人文。这里所谓的天文也就是天道,由天道而立人道,以人文教化天下。所以《易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却蕴含着很深刻的思想。
从汉到宋元明清,以至民国及十年浩劫爆发之前,没有人将《周易》和算卦等同起来,因为在过去算卦的就是算卦的,算卦是一种正当职业,并不受歧视。什么时候《周易》被直接扭曲成算卦了呢?“文革”期间,当时算卦都被禁止了,那些算卦的人都没了生路,这时就有一些算卦的把高亨先生研究《周易》的书摆到卦摊子上,用它作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让人觉得所谓算卦也是学术。
刘教授说,《周易》确实与算卦有关。但是我们在大学里,主要是讲它的人文思想、它的哲理,但也得让学生知道《周易》和算卦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算卦不禁止了,但有些人为了附庸风雅,偏要把算卦和学术搅合在一起,往《周易》上靠。冯友兰先生在给1987年首届“国际周易学术研讨会”的贺信中说:“我有个建议,研究《周易》当然以《周易》哲学为主,但是《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卜筮书,《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要作调查研究工作。”张岱年先生也曾说过,只有全面通晓《周易》的象、数、理、占,才能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周易》研究者。但是如果研究《周易》的目的就是为了算卦,则不免流于小道。如果研究筮法是为了全面深入地通晓《周易》的人生哲理智慧,则未尝不可,这也是易学研究所必须涉及的内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