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整理国故运动”的西学渊源探析(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学文化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注释:

[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导言》,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第14页。

[2] 胡适:《先秦名学史·前言》,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第768、769页。

[3]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导言》,《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第28页。

[4]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选>自序)》(1930年11月27日),《胡适文存》四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452-453、462页。

[5]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自序》(1936年7月20日),《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6]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7页。

[7]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导言》,《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第28页。

[8]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存》二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12页。

[9]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10]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2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217页。

[11]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15页。

[12]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5-136页。

[13] 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7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067页。

[14] 梁启超:《为创立文化学院事求助于国中同志》(1923年1月),《梁启超选集》,第826—827页。

[15] 章太炎:《致山田饮江书》(1915年4月10日),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第727页。

[16] 桑原隲藏:《中国学研究者之任务》,《新青年》3卷3号,1917年7月。

[17] 《胡适留学日记》,下册第393页。

[18] 朱家骅:《纪念史语所傅故所长孟真五十六诞辰特刊·序》,转引自聊城师院历史系等编《傅斯年》,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5页。

[19] 胡适:《实验主义》(1919年7月1日定稿),《胡适文存》一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216页。

[20] 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1921年7月11日),《胡适文存》一集,第277-278页。

[21] 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现代书局,1934年,第68页。

[22] 顾颉刚1919年1月12日日记,《中国哲学》第11辑,第327页。

[23]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926年4月20日),《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6、87页。

[24] 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引言(1923年4月27日),顾颉刚编《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第59-60页。

[25] 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1924年2月8日),《古史辨》第1册,第192页。

[26] 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9页。

[27] 此据陈以爱统计。关于国外学者对国学门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影响,她曾有详尽论述,详参其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年,第277-281页。

[28]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仅有一篇是太炎门生(沈兼士)所撰,其余大都为深受西学影响者。

[29] 林语堂:《印度支那语言书目·译者附记》(1928年1月18日),《语言学论丛》,开明书店,1933年,第218页。

[30] 林玉堂:《读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书后》(1923年5月10日),《语言学论丛》,第143页。

[31] 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影印,第354页。张世禄还曾指出:“中国音韵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正无日不在进展之中。记音的工具愈精密,对于语音里所包含的元素,分析也愈进步;运用的方法愈谨严,所得的结论也愈正确;比较的材料愈丰富,对于语音演变的事实,认识也愈明晰;这就是西洋科学智识的输入使中国音韵学也随着进展的情形。”同上,第357-358页。

[32] 胡适:《<左传真伪考>的提要与批评》(1927年10月4日),《胡适文存》三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138页。

[33] 胡适:《诗三百篇言字解》,《胡适文存》一集,第175页。他还呼吁:“今日吾国青年之通晓欧西文法者,能以西方文法施诸吾国古籍,……则神州之古学庶有昌大之一日。”同上,第177页。

[34]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第120页。胡适还说:“中西校勘学的殊途同归的研究方法,颇使我惊异,但是我也得承认,西方的校勘学所用的方法,实远比中国同类的方法更彻底、更科学化。”同上,第124页。

[35] 成仿吾:《国学运动的我见》(1923年11月13日),《创造周报》28号,1923年11月18日。

[36] 林同济:《第三期的中国学术思潮——新阶段的展望》(1940年11月4日),温儒敏等编《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320页。

[37] 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1941年1月16日),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44页。

[38]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第20、132页。

[39] 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校订版)第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73页。

[40] 梁园东:《古史辨的史学方法商榷》,《东方杂志》27卷22号,1930年11月25日。

[41] [美]施奈德著、梅寅生译《顾颉刚和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第4页。

[42] 周质平:《评胡适的提倡科学与整理国故》,《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

[43] 余英时先生说“平等的眼光”是“从考证学的内在发展过程中逐步透出来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校订版第1册,第64页)。笔者则认为,“平等的眼光”之所以在民初最终得以确立,西学的外在影响显然也不容忽视。

[44] 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校订版)第1册,第72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