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周公庙考古队公布成果:揭开"大周原"的秘密(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考古现场

记者昨从岐山“周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获悉,周公庙考古队经过5年发掘、研究,确定了“大周原”的时空范围;建立了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体系;破解了大周原区域聚落形态和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昨天举行的“周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种建荣代表周公庙考古队作了《以岐山为中心的大周原地区考古工作报告》。这是周公庙考古队第一次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各界公布周公庙遗址考古收获和“大周原”考古收获。

确定了“大周原”的时空范围

据专家介绍,其实“大周原”的概念提出的很早。2003年,考古队便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周人迁徙之后的重要文物区域和商周时期的考古遗存,从时空范围上界定了“大周原”:北到岐山,南到渭河南岸,西到宝鸡附近。专家们认为,这个范围应该是一个具有政治地理单元的氛围。

近年来,周公庙考古队在“大周原”范围内先后发现了孔头沟遗址,在这个遗址发现了制砖作坊和制陶作坊。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西周时期的墓地,而且这个墓地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都是东西向的,没有南北向的。此外,作坊都是西周中期到晚期的。在帖家河遗址,发现了西周时期的一处墓地,年代都是从先周晚期开始的。在水沟遗址发现了周长4000米的西周城墙,还发现了墓地和夯土建筑,发掘灰坑1座,出土了一个跟铸铜有关的工具。

种建荣表示,根据周公庙遗址的发掘资料,考古队将周公庙遗址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为四期八段。第一期为先周晚期,年代基本相当于沣西H18;第二、三、四期分别为西周早中晚时期,年代上应介于西周早期与西周晚期之间。考古文化分期体系上的新成果,主要是第一期两段的划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我们有了对先周文化的几点新认识,在不同的遗址、不同的区域,遗址的考古学文化也不尽相同。这样的考古学文化和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大周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划分体系,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大周原地区考古的研究包括先周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认识。

破解了大周原聚落结构

5年来,周公庙考古队通过调查、钻探、发掘发现,整个大周原遗址的商周遗存分布范围大约有4平方公里,沿着岐山向南,每隔10公里就是一处大型聚落。在调查钻探发掘的过程中,考古队了解了这些遗存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最重要的功能遗存大致有五个类型。第一是墓地与夯土墙,第二是作坊遗存,第三是建筑基址,第四是刻辞甲骨,第五是壕沟。

通过对这些墓地、夯土墙、作坊遗存、建筑基址、刻辞甲骨和壕沟的研究,周公庙考古队完全破解了大周原区域聚落形态和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为大周原地区考古的研究包括先周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认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