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为古人制作标准像是文化的无聊和浮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近读《关公可能也要有统一标准像,山西运城已选出较有代表性的画像》(深圳商报2006年10月9日)。该文说:9月23日,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引起社会上一片争议。“文圣”的标准像出来了,“武圣”关羽也会效仿跟进吗?山西运城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有此意向,相关部门进行过相关研讨和考虑,但实际操作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制定关公标准像一定要做,但大概什么时候能推出不好说。” 
  不管相关部门基于何种理由,我觉得今人替古人画像,实在是无聊、浮躁,不妥。 
  首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做的事很多。搜集整理古典文献,抢救善本,培养人才,普及国学知识,加强学术研讨交流等均比为“文圣”、“武圣”画像好得多。如许多文献典籍由于缺乏经费、缺少关注,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它们被锁在高校或博物馆、图书馆的图书室里“苟延残喘”,与日赛跑,天长地久,文献在消亡。没有了文献典籍,谈何历史谈何文明?亡一国先灭其史,灭其史先灭其文献典籍特别是古典文献是不少侵略者惯用的伎俩。 
  其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性特征明显,同样是孔圣人、关圣人,在大江南北、东海边陲,长期以来备受人们景仰,并形成了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故事版本和圣人遗像。四川的孔圣人会吃麻辣火锅,天津的关圣人会爱吃狗不理包子。强行推广圣人标准像,无异于祸害文化多元生态和历史文化底蕴或积淀,得不偿失。“双百”方针要坚持,要走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情结。 
  第三,既然是标准像,由于人有年幼、青年、中年、老年之分,作为圣人,其不同时期自有其出类拔萃之举。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大”。“三岁”的照片要有,“七岁”的画像也要有。总之,圣人的标准像要有圣人不同历史时期的像才对。假设如此,为圣人画像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旷日持久!今人恐怕要忙活一大阵子,甚至前仆后继代代相传,也搞不完那么多圣人标准像。 
  再说,“文圣”、“武圣”生活的年代久远,其体形体貌、起居饮食、言谈举止等究竟如何,我们只能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等猜知一二。若据此就大张旗鼓地为他们制作标准像,定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周礼废弛、百家争鸣的孔子时代,孔圣人当时应者寥寥,可谓曲高和寡,生计艰难,他能像标准像上的那样,温文尔雅、雍容华贵、处乱不惊吗?一生征战沙场、风餐露宿的关羽,也难得有时正襟危坐,慈眉善眼,更不可能看上去大腹便便。而刘皇叔可以髀肉复生,因为他不用带兵作战和冲锋陷阵。在网上搜寻,看到今人炮制的圣人像就像我们平常在照相馆里照的工作照。用今人的思维、标准等制作古人画像,不可能也无法与历史本来面貌一致,哪怕是大体一致?这与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如出一辙,与时下人们口诛笔伐的网络“恶搞”又有何异?画古成今,画圣为民,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先圣们九泉下有知,会大骂:哪个龟儿子帮老子弄成这等模样! 
  还有,中国先贤古圣众多,光有“文圣”、“武圣”的标准像恐怕不行,一来这二位搞特权,他们不过意;二来如“亚圣”孟子、岳武穆等不加入,孔关二人也光荣地寂寞着;三来制作标准像之风一开,孝子贤孙们会纷纷效仿,为自己中意的古圣先贤们制作标准像。如此将画像猛于虎,害莫大嫣。 
    较之根本,劝国人弘扬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停留在“画像”层面,还是不要制作标准像的好。
    作者:彭竹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