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屏障黄河文化的万里长城(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法相宗以阐明“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为宗旨,亦名唯识宗。玄奘幼年十分勤学,十三岁随二哥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从景法师学《涅槃经》,又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备尽师宗。玄奘年满二十,即以武德五年(622)于成都受具戒。乃泛舟三峡,云游四方,谒名师,学《摄论毗昙》、《成实论》、《俱舍论》。决心取经,“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唐贞观初,玄奘赴天竺取经。启程之年其说有二。玄奘在其所撰《大唐西域记》(以下简作《西域记》)未明确记载启程年代,但书前有唐著作佐郎敬播写序:“以贞观三年(629)杖锡遵路。”按此序写作之年与玄奘挥《西域记》同为贞观二十年(646)。
  书后有唐释辨机撰《记赞》,也说:“以贞观三年仲秋朔旦,搴裳遵路,杖锡遐征。”唐释道宣所撰四种中,其说有二:一、《续高增传》·《玄奘传》云:“会贞观三年,时遭霜俭……”二、《释迦方志》云:“以贞观三年,西达沙州”。三、《大唐内典录》载:“以贞观三年,出观释化,五天竺八河,各经历览。”四、《广弘明集》载玄奘《请御制三藏圣教序表》云:“沙门玄奘言:奘以贞观元年往游西域。”唐释慧立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以下简作《慈恩传》)云:“贞观三年秋八月,将欲首途,又求祥瑞,……遂即行矣,时年二十六也。”释道宣为参与弘福寺译经缀文大德九人之一。释慧立撰《慈恩传》为有关玄奘事迹最早、最详实传记。以上略举有关数种,记载玄奘首途年月,贞观元年或三年(627或629),迄无定论。
  从瓜州往中亚有南北两道,玄奘走北道,出玉门关,至八百里莫贺沙碛(又名沙河,即今大戈壁),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历经艰辛。出伊吾(新疆哈密县);向西至高昌(新疆吐鲁番县)。高昌王鞠文泰赠以黄金百两、银钱三万、绫绢五百匹,充三藏法师二十年所用之资,又作二十四封书通屈支等二十四国。玄奘经阿耆尼国(即《汉书·西域传》的焉耆),入屈支国(龟兹),过跋禄迦国(《西域记》跋禄迦国原注云:“旧曰姑墨,亦曰亟墨”)至凌山(天山山脉的腾格里山穆索尔岭)沿大清池或名热海(今伊塞克湖)。西北行至素叶水城,亦作碎叶城、素叶城(店代安西四镇之一。《西域记》云:“素叶以西数十孤城……皆柰属突厥。”)至赭时国(《西域记》曰:“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役属突厥。”玄奘至赭时,已进入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当时昭武九姓之地。唐以其地为康居都护府,柰安西都护。)至窣堵利瑟那国(《西域记》曰:“附突厥”。)国东临叶叶河。又西北入大沙碛。至飒秣建国(《隋书》作康国。《新唐书》作康国及萨末鞬。故址在今撒马尔罕北)。又西南至羯霜那国(撒马尔罕南)。西南山行入铁门。至覩货逻国(《隋书》、《唐书》作吐火罗。《西域记》曰:覩货逻国)故地,“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东厄葱岭,西接波利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缚刍大河中境东流。”)至缚喝国(古大夏国[Bactria]都城,佛教大盛,有小王舍城之称,皆习学小乘法教)。至揭职国,东南入大雪山,越哈喇山隘,达梵衍那国。(都城位于巴缅河流域。其国境据《新唐书》卷221下,“西北与护时健接,东市距罽宾,西南诃达罗支,与吐火罗连境。《西域记》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伽蓝东有鍮石(即黄铜),释伽佛立像,高百余尺。”)东行入雪山,逾越黑岭,至迦毕试国。(其地在今阿富汗境内之Begram,北兴都库什山,《西域记》云:“北背雪山,三陲黑岭。”)
  从迦毕试国都贝格拉木东行,山谷接连,峰岩峭峻,越黑岭,入北印度境,至滥波国。(位于喀布尔河北)。至此,玄奘已涉天山,过热海,至突厥可汗之廷,经昭武九姓之地,出铁门,渡雪岭,亦即纵贯今中亚细亚南部和今阿富汗东北部,东向经今巴基斯坦北部,而抵北印度。此后纵横五印度,曲折跋涉。 
  《西域记》滥波国条云:“从此东南行百余里,逾大岭,济大河,至那揭罗曷国(北印度境)。”东临信度河(即印度斯河)。国大都城,即法显之那揭国城。
  又至健驮逻国。(《法显传》作犍陀卫。)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法显传》作弗楼沙国。)国多贤圣。
  《西域记》载:“自古以来,印度之境,作论诸师则有那罗延天、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法救、如意、胁尊者多本生处也。”“北逾川,至乌仗那国。(乌仗那国《魏书》作乌荑,《新唐书·西域传》作乌苌,又作越底延。”)逆上信度河,至钵露罗国。渡河至妲义始罗国。东南行至僧诃补罗国,乌刺尸国。东南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汉、魏、南北朝均作罽宾。汉武帝时该国与我国有使节往还。《新唐书·西域传》有此记载。)
  玄奘在印度谒名师、学佛典的情况,根据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概述如下:
  北印度迦湿弥罗国“彼公(法师)是时年向七十,气力已衰,庆逢神器,乃励力敷扬。自午以前,讲《俱舍论》;自午以后,讲《顺正理论》;初夜后讲《因明》、《声明论》。由是境内学人,无不悉集。法师随其所说,领悟无遗。研幽击节,尽其神秘。”“如是停留,首尾二年,学诸经论,礼圣迹。” 
  北印度磔地国,周万余里,东据毗播奢河,西临信度河。毗播奢河即今旁遮普的比阿斯(Bias)河。
  据《慈恩传》卷二,有高寿婆罗门“神理淹审”,“明《中》、《百》诸论,善《吠陀》等书。”玄奘停留一月,从他学习《经百论》、《广百论》。
  北印度至那仆底国,周二千余里。“至那”即中国。《西域记》原注“唐言汉封”,意即中国封地。据《慈恩传》玄奘停留十四月,在突舍萨那寺从大德毗腻多钵腊婆学《对法论》、《显宗论》和《理门论》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