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解剖上思巨棺:棺内尸骸陪葬衣色泽鲜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当代生活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6月9日,一口广西十万大山的古巨棺获抢救性发掘,古棺内底部呈现“北斗七星”图案。6月10日上午,有关专家将古棺内保存完整的尸骸采用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拍片,以便对其作进一步分析。有专家指出,这口古巨棺极有可能是明代产物。中新社发杨强摄
  为何椁盖板上会有“龙须”?“北斗七星”为何屡次出现在“巨棺”内?大副“巨棺”内的主人是谁?昨日,伴随着专家对上思大副“巨棺”的考古发掘,一系列的疑问和谜团将逐一揭晓。
  继去年12月20日、21日,国内和广西的十多位考古、文物保护专家对上思出土的小副“巨棺”进行发掘后,今年6月7日这些专家再次汇聚上思,对大副“巨棺”开始进行考古发掘。6月8日,专家对大副“巨棺”的三合土封泥进行切割。昨日,内棺终于揭开。
  椁盖板上“龙须”盘绕
  为了更好地了解三合土封泥和里面棺椁的结合方式和构造,昨日上午11时许,专家们对“巨棺”进行了细致“解剖”。专家们首先切割了“巨棺”的两个侧面。约20多厘米厚的“三合土”剥离棺椁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棺椁的樟木质地,这与去年发掘的小副“巨棺”的棺椁质地相同。
  记者发现,在椁盖中心的位置上,有呈发散状的丝网状的白须。这是墓葬的特意雕琢,还是后天因素导致,这些丝网白须透露着什么信息呢?上思文管所王善初所长说,按当地民间的说法,这种丝状白须被称为“龙须”。民间传说,亲朋好友在送葬时,会感动棺内的死者,死者因受感动而喷出一口唾沫,“龙须”就是由唾沫在棺盖板上挥发形成。但“龙须”形成的科学原因,还须进一步研究考察。医学专家则认为,“龙须”可能是由真菌引起。
  巨棺内部再现“北斗七星”
  下午6时许,外层椁的盖板终于被打开了,内棺也出现在专家的视线里。在灯光下,黑色的内棺发着漆亮的光,而且能清楚地看到有根须状真菌稀疏地盘绕在棺外。当专家试图直接打开棺盖时,却发现棺盖与内棺相接得非常紧密,难以打开。“内棺是卯榫结构,连接非常紧,直接打开有些难度。”经专家商议,最后决定把内棺从“巨棺”里抬出,再进行开棺。
  内棺刚抬出“巨棺”,“巨棺”的内底部呈现的“北斗七星墩”又带给大家新的惊喜。“北斗七星墩”的排列形状与上次发掘的小副“巨棺”中出现的“北斗七星板”排列形状基本一致。专家认为,这7个小墩子由三合土堆成。为何“北斗七星”屡次出现在上思“巨棺”中,到底具有什么意义呢?有些了解当地民俗的网友称,“北斗七星”有两层含义,一是“北斗七星”能指引死者升天,二是构成“北斗七星”的7个孔6条支线象征着人世间的七情六欲,人死之后,人的七情六欲也跟着升天。
  棺内发现保存较完好的尸骸
  专家开启内棺盖子后,发现一具保存比较完好的尸骸,尸骸外包裹着多层纺织品。专家称,这些纺织品和尸骸相比于小副“巨棺”中的尸骸和遗物保存得更好,而且由于纺织品是半干的状态,所以还能清楚地看到纺织品原有的鲜艳色泽。今日上午,考古专家将对尸骸进行研究处理。
  记者了解到,广西出土“巨棺”较为罕见,而像这样用三合土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巨棺”更是首次发现。不少“巨棺”发现时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被破坏,此次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两具“巨棺”进行系统考古发掘,尚为首次。
  大小“巨棺”的开启,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间风俗习惯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明代中期当地的丧葬习俗和丧葬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记者 刘坤宁 通讯员 梁富盈)
  新闻回放
  2008年10月15日,广西上思县思阳镇广元村发现了一座罕见明代中期墓葬,古墓中有一大一小两个用“三合土”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巨棺”。经考古专家初步推断,此古墓距今约400多年,巨棺主人应为迁居到上思的贵族。专家表示,广西出土巨棺较为罕见,而像这样用“三合土”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巨棺”更是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008年12月20日,专家组对小副棺椁进行“开棺”。首先打开了小副棺椁的“三合土”外层,并掀开了里层的樟木盖板,却发现其中还存在一黑色木棺。专家称,这是一副用“三合土”封装的一棺一椁。
  2008年12月21日,小副棺椁的内棺盖板掀开。棺内有一堆黑色骨骸,头盖骨上的白发与眉毛清晰可辨,头发用发簪盘在后脑勺,面上还蒙着一层网状麻布。专家从颅骨、盆骨以及服饰等判断,墓葬主人为一名年纪较大的女性。棺内有一件带有金黄色花纹的服饰保存相对完好。内棺的底板有7个排列成“北斗七星”状的小孔。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