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优雅的中式语言(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用韩愈《进学解》中“含英咀华”一词来形容中式语言,最是恰当不过了。品味优雅的中文,正如品味清新的花朵,自有一种芬芳的味道。
清香宜人的中式语言,与它自然、平和、诗意、智慧的气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语言的自然,来自说话之人心灵的坦然,心境的超然。窗子外,池塘生着春草,水流花自盛开,何其现成,又何等天然。邂逅自然的语言,当如微风吹过,不会让听者起任何敬仰之心,亦不让读者生出任何惶遽之感。天真意趣,自然而然,舒畅随心,如此而已。

平和是优雅语言的温度。它体现了国人和谐的自然观,以及温和的人生信仰。平和,是不愠不火,亦是不偏不倚;是涓涓细流,亦是静水潜流。

诗意是优雅语言的华盖。学者徐友渔先生说“精神生成语言”。那么,诗意的精神是否就能生成诗意的语言? 至少,中式的语言便是如此。

或许,中式的优雅,用“诗意”二字便几可概全了。我们虽不一定要能作诗,但心中却不能没有诗意。“腹有诗书”当然好,但真正的诗意语言,并不来自刻意的堆砌,这样反会失了天然本色的韵味。诗意的语言,贵在让听者留下无限回味的空间,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

智慧,是优雅语言的灵泉。一切灵气往来的语言都与它有关。智慧,却并不等于“知识”。慧能大师,原本就是一个文盲,但他却用智慧的语言点亮了中国文化人内心的灯塔,也无意间成全了中国人千年的优雅。

面对雅言,慧能大师曾淡淡地回了一句:“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名字的优雅

有一种用薯莨汁水浸染成的纱,很清凉,广东顺德人叫它“莨纱绸”,浙江杭州人称它“香云纱”;有一种太湖洞庭山上产的茶,很清香,民间叫它“吓煞美人香”,康熙皇帝却给它取名——碧螺春。

优雅的中国人相信,一件什物,一处住所,包括一个人,其优雅气质的判定,往往从名字便开始了。

中国人的姓,本不必苛究,却也被古人依音论起优劣来:如华、柳、云、苏、乔,皆极风韵;若毛、赖、焦、牛,则“皆尘于目而棘于耳也”。

中国人取名,则更是极有学问的事。好的名字,总能有好多遐想的余味。

韩愈,字退之, “愈”是“进”,便以“退之”为字,名与字互补,取“进退维谷”之意。

杨过,字改之,则是郭靖希望他不去重蹈父亲杨康的覆辙,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王维,字摩诘,表达了这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对“维摩诘”的崇拜。

曹知白,字又元,则是对诗人白居易、元稹的景慕。

戴望舒之“望舒”,传达的却是中国人对月亮的一往情深。

在优雅文字中畅游的曹雪芹,本名霑。 “霑”为“雨染”之意,又因“雪,冰雨说物者也”。加上苏辙又有“佳人旋贴钗头胜,园夫初挑雪底芹”之句,遂用“雪”而缀以“芹”,极富诗情。

而苏辙,字子由,则是取“天下之车,莫不由辙”之语,名与字相互印证,却又深含妙理。

李商隐,字义山,取的是“武王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商隐”,即殷商之隐者;义山,即“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诗人虽是多情公子,名字却暗含着春秋大义。

唐伯虎生于庚寅年,他的家人便给他取名“寅”,因“寅”为“虎”的缘故,又取字“伯虎”。后来,诗人长大了,改字为“子畏”,还是“虎”的延伸;再后来,诗人历经了世事的变幻无常,便取了个“六如居士”的号,意在《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很有些看破了的意思。

如今的人名,虽不似前些年,一味的“爱国”、“建设”,却往往又囿于琼瑶式的唯美,多少缺了点耐人寻味的空间。不过,偶然一个看似寻常的名字,细细回味,却也有別有洞天的意外收获。一天,听着刘若英的歌,便寻思起她的名字来,竟很有些意思。“若英”应是取了屈原《九歌·云中君》中“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之意。杜若之花,香草美人也,何况她还祖籍湖南,又应了“楚辞”之典。

一个朴实又很有味道的名字,只是不知是否猜对了来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