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网络语言盛行背后的忧思:别让“网话”伤害文化(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武汉市的中考作文更是直接以 《敬畏语言》为题,所附参考材料为:“今年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市场意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在撰写博客时,频频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即便到了网络时代,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命题者的用意十分明确,就是要强调面对语言时应当怀有敬意,要慎而待之。这种态度恰恰是当下许多青少年所缺乏的,或者是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的蒋和勇老师深入研究了互联网对中小学汉语学习的影响,他认为,互联网给中小学汉语写作带来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作文中出现大量错别字、使用词语畸形变异、作文语言运用规则失范、作文表意模糊化以及文化审美由雅文化走向了俗文化。因此,中小学汉语言学习教育有必要提出更多新的方法来应对新的情况。他建议,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要鼓励青少年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要鼓励青少年学生多写书信,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以“汉语学习和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网络语言以变异为主题,或是音变、或是形变、或是义变,这种变不仅是汉语本身的,还夹杂了英文、数字,甚至是日文、韩文,其四不像的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有专家呼吁,在青少年越来越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开展固定的汉语测试,规范青少年的汉语认知和使用。

传统媒体的缺失在哪里

目前,教育界和知识界对网络语言可能产生的影响有较为清醒的警惕,在历次争论中,相关的专家、学者总是扮演着苦口婆心的规劝者和批判者的角色。然而,与教育界、知识界的担忧和沉重不同,传统媒体似乎忽视了自己在促进网络语言良性使用方面所应当扮演的引导性角色。

尽管今天已经是网络时代,但是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期刊等仍然是大众生活的主要信息传播平台,它们在广大受众心目中具有“正统”、“权威”、“可信”的地位和形象。但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为了适应受众的新口味、新兴趣,也开始急剧“网络化”。当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语言文字的“网络化”。

本月15日,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发行,部分网络词汇的收录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现代汉语词典》是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性词典,对现代汉语的统一与规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一次新版发行时出现的增加或删减,都颇受舆论瞩目。此次收录的网络词汇,包括“给力”、“雷人”、“宅男宅女”等,值得注意的是,新版也明确拒绝了一些网络词汇。主持修订工作的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表示,收录网络词语需要审慎,要考虑那些词语的价值观和社会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的态度值得传统媒体思考和借鉴。近一两年来,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倾向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大众化、日常化。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无论是新闻标题,还是新闻内容,都频繁出现各种流行的网络词汇和网络句子。网络语言的活泼、风趣、调侃的语态确实令传统媒体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在使用网络热词、热句时缺乏选择,几乎是什么“红”就用什么,也使传统媒体失掉了部分严肃性和正规性。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近年来对中国当代文学多有批评,尤其对中国当代作家的语言文字能力深感不满。他在西南交通大学发表演讲时曾经说:“中国的现代文学是精英,看的时候需要不停地查阅字典;而中国当代文学则不需要,是一种通俗文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曾多年在西方生活、学习和工作,他的学术背景也是以外国文学为主,但是,他也一直关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同时,还对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字传统的传承十分重视。

陈众议在观察问题时多站在全球化的视角,对民族语言的保护有许多深入的思考。他认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但是,我们自己的语言却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被快速地杂交化、卡通化、低俗化。民族语言如果消失了,传统也会随之消失。 ”

陈众议说,创新都是以继承为基础的,不能抛掉历史遗产中具有根脉意义的部分,那样只会令文化断层、标准游移,使人民大众感到无所适从。他提醒知识界和文艺界,必须正视上述现象,在知识传播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应当伤害本民族语言的纯粹性,“我们要觉悟到语言的重要性,有关部门也要重视和警惕。不能让伤害语言的行为被引以为风尚。 ”

因此,他强调,文学艺术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守护民族文化的根基。 “我们对一切有益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借鉴,一定要秉持批判的态度,不能以伤害民族文化为代价。近30年来,汉语退化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年轻作家、艺术家甚至根本不具备汉语言文字的基础。试问,如果民族语言没有了,如果连最基本的传统都不能守护,文化的根本何存? ”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