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诠释《论语》:从南怀瑾到于丹的通俗路径(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两千多年来,对《论语》的诠释一直存在学者与民间两种方式。学者的诠释总是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民间诠释则总是心有所得地借题联想,不忌离题万里。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是当代两部影响较大的《论语》诠释著作,尽管对它们的学术价值存在很大争议,但却广受大众的欢迎。

    水到渠成的《论语别裁》

    1974年4月初,台湾的大陆工作会邀请南怀瑾每周三下午去给他们的员工讲《论语》,原本是件很平常的事,但这一次,因为听讲者中有一个会中文速记的蔡策先生,就促成了《论语别裁》问世。南怀瑾用了11个月把《论语》讲完,蔡策又花了半年时间,从速记变成文字。在这个基本架构下,从1975年9月起,开始了大规模整理,到了第二年5月,《论语别裁》出版。

    台湾老古文化出版社总编辑、随南怀瑾30余年的刘雨虹女士感叹道:“老师做的事情并没有很刻意,结果都是水到渠成”。《论语别裁》出版前,曾于1975年4月1日在《青年战士报》连载,那时还是以“论语新义”的标题刊登的。刘雨虹的评价是:“《论语》讲了几千年,但这次是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和参的空前方式,所以受到很大的欢迎”,报纸的订户因而大增。许多人剪贴成册,并转告亲友,至今还有人保存着完整的剪报。

    《论语别裁》到1988年已经再版18次。1990年,《论语别裁》被引进内地,没想到在海峡这边也迅速掀起一股热潮。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