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趣味国学:致那些“混”出来的历史(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反思:
历史没有绝对的“必然”
纵观中国古代的写史人,“形而上”的思想害人不浅,仿佛帝王将相生来是精英,都是三头六臂,比及庶人神通广大。祸及近年来的说史书籍,难逃这一怪圈。
两书的特点在于:读史、解史完全不走传统路线,独辟新径、大展“史识”,不仅以人为本,更能从细节出发,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还原丰满的历史人物,并能分清主次、深度解析。
历史没有什么绝对的“必然”,历史上的成功人物、尤其是政治上的成功人物,未必一定有什么过人的才华与胆识,也不一定有什么“燕雀”看不懂的“鸿鹄之志”,唯独一个能“混”,混得透,是吃遍天下无往不胜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命运之神眷顾,也不可或缺。听这话怎么这么熟悉?“鹿鼎公”韦小宝的经历嘛。
于是,我们读《历》一书,知道曹操早年曾想杀杨修的老爸,偶然遇到战事没有找到借口;之后才拿他儿子出气,成就了语文课本上的经典段落《杨修之死》。
还有,清朝乾隆时期,五台山的尹绍淳因为怕老婆,连续两次给皇帝老儿上书“求官”;刚好遇到乾隆心情不好,一气之下弄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文字狱”活动。
纵横:
读史汲取人生正能量
“混”这个词,放到哪个文明史、哪个古代国家,都不是个贬义词,因为对于个人来说,其中包含了懂得生存的励志内涵,至于是否还包含着“厚黑”的文化劣根性的问题,看客则要见仁见智了。
在《历》与《大》二书看来,个体的发展决定于三个条件,个人努力、社会环境与命运际遇。人生的特定阶段里,可能某个因素的影响力更大,但总体来衡量,其实说不上哪个因素更为重要。
“杯具”因此也有三种,性格悲剧、社会悲剧与命运悲剧,命运悲剧因为不可抗,被视为终极悲剧。从“混”历史的角度来说,我大清早出门,踩到突然飞来的垃圾,视为命运悲剧;我出门看到满地垃圾,不踩的话走不了路,视为社会悲剧;我出门有好路不走,偏要故意去踩垃圾,视为性格悲剧。
透过类似的说史好书,我们看古人的“杯具”,既可以纯粹“落落泪”消遣,也可以励志一些,反思反思自己的职场、情场过往,汲取一些个人生存的正能量。
总结
古人的“土馒头”
悟出淡定美德
中国的古代史虽是封建王朝,对于个人而言,却也不全是什么“杯具”,插上一根牙刷进去,就迅速变成了“洗具(喜剧)”;类似的说史好书,以其幽默调侃、古话今说、穿越现场,起到了一根牙刷变“喜剧”的作用,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异曲同工。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说好听了,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说难听了,就是贾母说的“混吃等死”;妙玉又怎么说来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古代名人的人生经历尚且如此,我们何不活得更潇洒一些?自己淡定、淡泊一点儿,对别人宽容些,好日子好好过。小小一本书,可以不那么励志,但寓教于乐之余,搞不好还能起到劝人修身养性、乃至和谐社会的作用。
刘君的书写得潇洒,故事里的历史人物也多有潇洒之举;但能“洒”能“混”得起来,却是建立在作者本人深厚的国学造诣上的;纵贯3000年历史,刘君“经史子集”皆精通,典籍细节多钻研。张君更不必说,本来就是“江湖”公认的大师。我们才能有幸读到“职场历史,先蛋疼,再淡定”、“痴情秦国太后玩僵尸恋”、“康熙抱怨不能退休”这样新鲜有趣的故事,评鉴古人的拳拳之心。
“说史”并非“戏说”,真实历史也能说得妙趣横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