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国学正义》:解读中国5000年文明密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国学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精髓 
  有人说国学是“人学”,有人说国学是“经学”,有人说国学是“帝王之学”,有人说根本不存在国学……是该澄清对“国学”种种误解的时候了。由学者王文元创作的《国学正义》,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廓清国学的种种迷雾,甚至雾霾,还原国学真容,有助于透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真谛。
  王文元在评点目前流行的种种国学观的基础上,从文化、典籍、制度等方面解读国学,一针见血。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国学是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中国5000年的精髓所在,没有国学就没有中国的文明和历史。
  《国学正义》这部极具特色的国学读本,梳理当下几乎所有比较重要的国学要点,扼要地点评了近三十部重要的国学典籍,加上是口语风格,演讲形式,更切合一般读者的胃口,可谓一部简明的中国文化史。
  “仁”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王文元在《国学正义》中说:“混沌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人是自然变化的产物,是在阴阳和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易经》《道德经》等著作是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朦胧意识的概括,是用直觉方式,以阴爻与阳爻两个符号为载体描摹自然万象,以展示自然外在规律,进而效法自然的经典。”因此,《易经》《道德经》等著作的产生,就已经代表国学的初步形成。
  对国学的研究也就意味着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格的探究。在《国学正义》一书中,王文元针对传统儒家继承者和统治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肌理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仁”不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从孔子的代表作《易大传》考察,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易”,或者说“易”比“仁”更根本、更重要,孔子更注重的是三才(天、地、人)之道,因此孔子的基本思想“敬天”,而非“仁爱”。这一提法的确比较新异,令人耳目一新,为人们解读孔子学说乃至整个儒家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仁义道德”并非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初衷,而是后来的帝王和政治家因为统治的需要,生搬硬套上去的。事实上国人对于自然的顶礼膜拜有着悠久传统,这种传统导致了人们期望研究者们能够再现并转化为国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自然观和人本观。因此,国学研究者无论是从河图、八卦入手,还是从易经、太极着眼,都应本着尽量忠于自然的原则,对“天人合一”这一具有当下意义的国学核心理念进行拓展和演绎。
  道家之道是国学之道
  王文元认为,国学不以谋有用之用为目的。他引用庄子的一个比喻:人走路时,双脚落在地上,支撑人体的永远是两个脚印那么大的面积。假设把脚印之外的地面撤掉,只保留两排脚印,其他地方都是万丈深渊。试想,此时还有人敢走路吗?两行脚印之外的土地没有直接支撑人体,但并不意味没有用处,其实那是无用之用,这种无用之用给人以安全感。王文元进一步认为中国的意识形态不是杰出人物的创作,而是对自然的再现,圣人所作不过是把自然之象转化为符号,仅此而已。河图、洛书、卦爻乃至汉字都是符号,都是由自然之象转化而来的,因此都忠于自然,尽管这种转化不是机械的描摹,而是生动的创造。象物而为器,象事而为画,象形而为字,象数而为占,象生而为祭,象辞而为传……换言之莫不源于自然。
  因此,有理由这样说: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在国学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学之道,其实就是道家之道。
  美是自然界的本质,善是生物界的本质,而真永远是相对的东西
  王文元在《国学正义》中说:“世界的本质不是真,是美与善。美是自然界的本质,善是生物界的本质,而真永远是相对的东西,越是看起来真实的东西对人的用处反而越小。所以,中国古人建立了美的殿堂与善的殿堂,惟独没有建立真(科学)的殿堂。”因此,王文元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所引发的社会弊端有诸多批判,揭示了那些完全以西方思想为支撑、以欧美科学体系为依托构建的“国学”、文化和体制所造成的某些危害。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大不相同,对于包括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必然迥然有别。相对于那些“用大脑思考世界”的西方人,中国人更擅长“用眼睛观察世界”,这种对世界认知模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东西方思维模式以至于对社会的体悟完全不同,正如《国学正义》所说,“经常用脑子思考的民族服从于欲望,他们顺着欲望指引的道路行进。”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必然导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跃和攀升,而用眼睛观察世界的民族,必然摆脱不了对自然界的依附依赖,进而衍生出与自然界相契合相匹配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种被马克思称之为“亚细亚”式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国学播种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用脑子思考世界”的最终逻辑结果是对“真”的向往,而“用眼睛观察世界”的最后理性产物是“美”和“善”的发达。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很难看到太多的关于“真”的理论表述和实践追求,看到更多的是对于“美”和“善”的宣扬和彰显,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民俗、礼仪、建筑、饮食、服装、中医等无一不是这方面的例证。对此,作者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明确指出国学与西方器物文化不同,是地道的意识形态。
  进而,王文元认为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将造成的结果是:西方曾经发生过的病态也都已经或正在中国发生,只是现在煤炭还没有贵到让人吃惊的地步,不过到那一步是注定的,只是稍微迟些罢了。一百多年后,石油将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液体,煤炭则是最昂贵的固体。(陈文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