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陶官曾出产清代贡米"桃花米" 供祭祖时所用(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鞍山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考古人员对石碑进行鉴定。
 
谷粒短圆、颜色粉红、味道甘甜……现今鲜有人耳闻的“桃花米”,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向宫廷敬献。昨日,记者从市博物馆了解到,在日前进行的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市文物普查队在铁西北陶官地区发现两座石碑,根据碑文记载及对史料的分析,此地在清代曾为盛京(今沈阳)提供贡米“桃花米”。

    陶官原产“桃花米”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博物馆看到了在北陶官发现的这两块石碑。一块为四棱碑,一块为方形碑。四棱碑上,碑文十分清晰地刻有“居就城汉故县今产粳米最佳清代用充贡品曰桃花米”的字样。而方形碑顶部破损,碑文有些残缺,但上面刻有“乾隆丙申年”的字样,凭借剩下的大部分碑文,还是可以判定这块碑正是修关帝庙的碑记,而且四棱碑也很有可能在1776年所立。

    据市博物馆副馆长李刚介绍,四棱碑上的“居就城”是西汉时期辽东著名的县城,位于辽阳县河栏乡亮甲山附近汤河的上游东岸,现在已被汤河水库淹没,《辽阳市志》上对此有详细的记载。“碑上‘桃花米’、‘清代用充贡品’的字样吸引了我们注意,没想到铁西陶官地区在清代竟然是产宫廷贡米的地方。”李刚介绍说。

    史料佐证皇帝用

    “居就城”本在辽阳,可碑怎么在陶官发现?据普查队分析,陶官原本归汉代新昌县,但东汉末期,新昌县就逐渐消失。清代,陶官地区属于居就县的管辖范围。李刚介绍,铁西陶官地区曾出土过汉代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罐等汉代的随葬品。

    为了验证四棱碑上的记载,文物普查队队员随后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在《鞍山碑志》一书上,普查队员发现了关东才子王尔烈写的“重修陶官屯关帝庙碑记”,其中对“桃花米”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描述。李刚介绍,在这个碑记上,写有“桃花米”是陶官所产,“朝廷取关之,以供陵庙粢盛”,而“粢盛”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李刚表示,王尔烈所写佐证了陶官地区曾是“桃花米”的产地,并描述了“桃花米”的具体用途,主要是供清朝皇帝回盛京祭祖时所用。

    水甜土肥味道美

    作为贡米,“桃花米”十分珍贵,但究竟长什么样、吃起来什么味道却少有人知,而市博物馆原馆长张喜荣却有幸曾见过和吃到这种“桃花米”。

    张喜荣介绍,其实“桃花米”叫粳米,与我们现在吃的大米差不多大小,米粒上可见细微的红线,煮熟后米呈粉红色,像桃花一样。因为正宗的“桃花米”产量极少,所以,现今很少有人种植。张喜荣说:“‘桃花米’煮熟后香喷喷的,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我也是小时候过节时才能吃到这种米。”

    为什么选择陶官地区作为“桃花米”这种贡米的产地呢?张喜荣分析,清朝铁西陶官地区周边有杨柳河,杨柳河当时水质非常好,靠杨柳河的灌溉,陶官地区所产的“桃花米”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这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所以当时被选为贡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