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孔子的好学观:应将学习与物欲脱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孔子在世的时候,对别人给他的赞誉都推掉,如“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唯独对于学习,孔子不但当仁不让,而且经常自我肯定。他甚至认为很少有像自己这样“好学”的人。他对诸弟子的肯定,好学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好学在孔子那里简直是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好学,所以快乐得忘记了忧愁,甚至忘记了衰老。那么,在孔子看来,怎么做才算得上好学呢?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果决,说话谨慎,就教于有德之人,使之时时匡正自己,此谓好学。这句话蕴含着孔子独特的好学观,也是后世儒家好学的衡量标准,对于今天我们提倡学习型社会建设,很有参考意义。


  在孔子看来,一个好学的人首先要将学习与物欲脱开。一个求学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同样,好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锦衣玉食,心灵之养甚于居养之安。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有道”之人,名闻利养并非先务。这不是排斥物质,而是强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附带上物质目的。这一思想影响中国深远,很多出自寒门素族的士子以此自勉。


  事实上,学习一旦被赋予过多的诉求就会走样。历史上曾经记载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可见其学习的纯粹性。所以,学习要到“好学”的程度,其目的一定是学习本身,而非其他外在。由此观之,民间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如簇”,实际是社会底层对于读书与富贵的一种想象关联。《王阳明全集》里讲到一个人读书很痛苦,问王阳明为什么那么爱读书?王阳明说你读书时总想快速求功名,欲望形成你读书时的心理压迫,当然快乐不起来。所以,读书之乐在于不要将读书之外的目的、欲望,包括物质性诉求关联起来,这是形成好学习惯的前提,也是好学的一种基本态度。 刘伟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