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开学者揭秘:万历皇帝用什么“教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天津11月5日电 (张道正 陈鑫)在古代,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对国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皇帝的教育非常重要。可是你知道皇帝的“教材”是什么样的吗?南开大学教授陈生玺的最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 
  近日,由他主编的“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系列图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套书是明代名臣张居正为万历皇帝讲解儒家经典的“教材”。
  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时还是一个10岁的小孩子。年幼的皇帝也像一般读书人一样,要学习儒家经典。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据记载,小皇帝每10天中有3天上朝,此外的7天都要“上课”。“上课”的程序是早晨先读“四书”、《尚书》,然后由讲官讲解,稍事休息讲《通鉴》节要,之后习字。
  为万历讲课的老师是张居正和翰林院的讲官们。他们的讲稿经过修改后,编撰成《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进呈皇帝阅读。这些皇家读本就相当于皇帝学习的“教材”。
  陈生玺介绍说:“张居正和讲官们都深通经史,所以讲稿言简意赅,析理明白透彻。为了让年幼的皇帝更好地理解经典,他们尽量使用当时最通俗的白话文讲解,深入浅出。这些讲稿虽然是专为皇帝读书而编写的,但成书后即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陈生玺整理这些皇家读本的想法始于十几年前。那时他在南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发现了《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的明、清刻本。当时这些古籍还未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陈生玺觉得它们非常有价值,今人不仅可以借此了解古代皇帝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这些精彩的讲解更好地理解经典。陈生玺立刻组织人力,对这些教材进行整理。整理本有译文、注释、今评。上世纪末以来,这几部书陆续出版。
  由于受到读者欢迎,最近陈生玺应出版社之邀,对《四书直解》、《书经直解》的整理本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以“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为题,再次出版。
  “这些书在今天仍不失为初读国学古籍很好的辅助材料,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陈生玺说。(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