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能百度到的不是"真学问"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历史(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去年年末,一名大学生给报纸写信称:“最近上映的电影《1942》,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个‘史盲’。我高中读理科,大学读工科,很少看课外书。在历史课堂上,我从未听说过1942年河南大饥荒……死了几百万人,这么大的事,我竟然一无所知。……认识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我这个‘史盲’该多多补课了!”
由此似可管窥我们的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学理科历史教学的缺憾。本报特约请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撰文,探讨这一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有两个特点,大学被就业绑架,中学被应试绑架。要把中学生从“人质”状态中解救出来,需要全面的教育和社会改革,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智慧和决心,显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做的事情固然相当有限,却也不是无可作为——至少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自由起来。比如,让占全部学生人数70%左右的理科学生在学历史时得到解放。
一方面,因为他们不参加历史高考,而会考要求又比较简单,“解放”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看到一些理工科出身的官员、科技工作者甚至校长,在社会问题上的看法仍然停留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中学历史教育的水平上,其历史观基本局限在中学历史教科书范围内;由于专业所限,大部分理科学生很少有机会在课下主动学习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于是,他们在课堂上接触到的人文教育有可能决定其一生的精神底色。基于此,“解放”有必要性。
再者,教育的事情不能等到根本解决方案来临时才动手,那样的话,根本解决方案也许永远等不到。人类历史的经验证明,自上而下设计的完美方案通常不如自下而上形成的自发秩序来得合理,对社会而言,最佳的顶层设计是对自发秩序的认可和完善。所以,我愿意就中学理科历史教学这样一个小小的切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批判性思维才是历史学习应当追求的目标
我们为什么需要历史教育?这涉及历史学科的本质。
为什么学历史?过去有一个标准答案:以史为鉴,可明兴衰。但仔细琢磨,这个答案对大多数人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比如爱因斯坦,他不需要懂很多历史,照样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再说普通人,比如一个出租车司机,不懂历史就开不好车吗?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不懂历史就编不好程序吗?好像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以往的历史学科本质定义的一个挑战。究竟这个学科是干吗的?绝大多数人只想过一种幸福的、甚至是平淡的生活,天下兴衰,过去王朝的风云变幻,其实对我们个体的生活没什么影响,除非你想当统治者,才要去了解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
学历史有什么用呢?我发现,周围的很多人,亲人、朋友、同事之所以不喜欢看那些我认为很好的欧美经典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不懂。许多经典电影涉及历史背景和典故,如果缺少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就容易看不懂,看不懂就不喜欢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可以说失去了一大人生乐趣。当然,这仅仅是学历史的浅层作用之一。
事实上,历史学科的作用需要重新思考,既需要从族群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也需要从个体生活需要和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这样,我们在教历史的时候才会放下身段,才能避免以宏大叙事遮蔽个体诉求。没有对历史的了解和批判性思考,社会就不能分享如下共同记忆:我们曾经在哪儿,我们应有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历史上哪些决定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一旦缺乏这种集体记忆,人们就会陷入政治冷漠症,甚至不能理解报纸上发表的新闻和披露的问题,不能听懂一场演讲在说什么,不能和别人谈论有关的公共话题。
历史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通过这种学习,内化那些有助于形成公民社会的重要价值观。其中,贯穿于历史学习过程始终的批判性思维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
那么,究竟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过去的历史学习,常常是“贝多芬”式的——一背分数就多,不背就没分。这其实完全扭曲了历史学习的意义。历史的确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但了解这些事件本身不是目的。历史事件只是一个一个的案例,透过这些案例,我们要分析,要学会如何从案例中得到一个明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这个过程,以及最后形成的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才是历史学习应当追求的目标。若干年后学生即使忘掉了历史事件的细节,也不会忘掉分析案例的思维方式,这正是学习历史所要达到的目的。
凡是能百度到的,一定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绕开了历史的真正本质,在知识的皮毛上做文章。比如某些高考题,让你排列甲午战争、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这4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对了就给分,排列不对就不给分。或者,即使有少数考察历史学科能力的题目,也只是在规定的前提下假装自由思考。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大多是百度就可以解决的。
我的体会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是百度不能解决的;凡是能百度到的,一定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我们教师的用力方向应该是电脑没法代替的方向,而不是跟百度、谷歌、维基百科比赛信息量。
如果我们还把自己学生时代受教育的那种模式复制到现在的教学中,那就等于把历史教学贬低到了电脑硬盘的程度。那样的教学无非是把一个储存着很多信息的硬盘拷贝给学生。那很糟糕,老师根本就没有竞争力——你竞争不过硬盘嘛。现在主流电脑硬盘有500个G,我相信,人的大脑连5个G的信息都不能同时容纳。不过,电脑的CPU无法对自身储存的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创造新的认识和见解,而人脑可以,这就是人脑最可贵的地方。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做功的部分就是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用从过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深度智慧去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即将到来的各种事态做好准备。历史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人类的伟大经历,揭示了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各种情况所做的调整;展示了很多由于错误类推或忽视历史教训而导致的沉痛代价。学生从中知道忽视过去可能会使我们成为过去的囚徒。进而,学生将意识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需要对人类事务中的偶然性和不合逻辑性做好准备。最终,使他们在面临当今难题时,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选择的多样性及其可能的后果,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负责任的决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