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音乐评论质量水准不高 乐评人该由谁来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国内网络论坛、微博上受到批评比较多的音乐界人士中,乐评人应该位列其中。大约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次对乐评人的大“批判”,通常从“他们就会胡说八道”开始,以“中国就没有真正的音乐评论”为结论,并经常对他们的道德水准和“良心”提出质疑。无论这些对乐评人的攻击是否有失偏颇,中国内地音乐评论质量的平均水准不高,是业内公认的事实。 
  一个地区的音乐评论水平与该地区音乐专业的整体水平是相关联的,通常不会出现音乐表演、创作水平较高,音乐评论水平较弱,或者正相反的情况。我国内地的音乐演奏和创作最近几十年蒸蒸日上,而音乐评论方面却始终未见起色,甚至有青黄不接的迹象,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一句“不懂音乐的瞎评论,懂音乐的不评论”所能够解释的。
  大家都知道,人们都是在为“养活”自己的人工作。常常有人教导我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其实质是不要为了“五斗米”,而背叛了先给你“一斗米”,并已经使你为之折腰的人。乐评人也不例外,他们也要为养活自己的人服务,因此音乐评论的公正与准确与否,就不仅仅是乐评人的学术水平与道德“良心”问题,而是一个牵扯体制的问题。
  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之前,能够在正式媒体发表文章的音乐评论工作者,几乎全部是在音乐研究所、高等音乐院校、专业音乐团体和出版社供职的学者,他们的经济收入直接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的工资,也就是由政府“养”着。因此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乐评人”,而都是“专业乐评家”。这就像过去的北京足球队和现在的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区别一样,也许在“专业队”变成“职业队”之前、之后的工作内容及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大不同,但“养活”自己的“人”至少名义上不一样了。现在大多数专业音乐团体和出版社已经“转企”,因此相当一部分音乐评论从业者不再是“国家养”,而是“报社养”,或者“没人养”。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没有变化过“千字百元”的稿费,也使得仍在“体制内”的专业音乐评论家如果仍只靠工资、稿费,将仅能勉强维持温饱的生活状态。因此,在大批仍然打算以音乐评论为主业的人士面临要么改行要么贫困的窘态时,职业院团、演出经纪公司、独立音乐家就成为他们相对“值得”为之“服务”的对象,因为这些真正在市场中运转的团体和个人,需要自己找音乐评论人做宣传,他们愿意以一个相对优厚的物质条件和发展前景作为交换,聘请乐评人为之撰稿。因此,在音乐家、经纪公司“养”乐评人的关系中,乐评人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中立、客观、公正,音乐家表现好当然应该极力赞扬,演砸了就顾左右而言他,能够做到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就已经不错了。
  而在欧美国家,“养”乐评人的是报社或杂志社,乐评人只需要对报社负责,报社付给乐评人满意的报酬。而“养”着这些报社、杂志社的通常并非政府、演出商,而是广大读者。读者只有经常能够看到高水平的文章,才会花钱买报纸“养”着报社。报社只有聘请真正高水平的评论人,才能保证评论的质量。这种乐迷、乐评人、报社互相制约的三角关系,是维持其音乐评论学术质量、市场运转良性循环的保障。乐评人只要向乐迷“效忠”,就等于是向报社“效忠”,也就保证了自己的物质利益与职业前途,归根结底,还是广大乐迷在“养”着乐评人。国外的大牌乐评人也有与音乐家、经纪公司关系密切的情况,但是彼此很少存在利益关系,朋友归朋友,评论是评论。在国外也存在“买乐评”的现象,其作用主要是为了丰富和润色外国音乐家的简历。但是大家很清楚哪些是“真乐评”,哪些是“宣传推广”,当地市场和业内对这类文章也很少做出反应。
  在国内,乐评人无法指望报社、杂志社养活自己,国内的音乐类报社、杂志社也不能指望仅靠乐迷的订阅、零售养活自己。况且国内的出版、媒体行业的体制,也并非纯粹的“市场化”,因此在国内音乐评论领域,各方面都只能是“短期合作”关系,乐迷“养”不了报社,报社“养”不活乐评人,甚至在乐评人因为说实话而遭到攻击、报复的时候,报社都不一定有能力和胆量有效地保护乐评人。乐评人当然只能自谋生路,而指望个人的道德自律是不能保证一个行业正常健康发展的。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一件很无奈的事情:真正学音乐、懂音乐的人往往不愿意写乐评,自己有可以“奔小康”的职业,何必还要掺和这个不能温饱还要遭人骂的行业? 张佳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