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眼里只有钱? 严重"打榜"的网络文学有前途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近日,《上海青年报》(4月15日文娱版)刊载“网络小说‘打榜’之风频吹,网络作品不能眼里只有钱”的文化报道,披露了现如今存在于网络文学写作、网络文学发布网站中严重的“打榜”现象。
一些喜欢阅读网络小说的读者发现,有一些网络小说原本就平淡无奇,但却上了人气颇高的网络小说排行榜,不解其因。经记者调查发现,这是网络文学的写作者“打榜”所致。“打榜”在纸质图书营销领域并不少见。一些书商为了让自己的新书能迅速上榜,花钱到书店里买自己的书,形成“疯抢”局面。但这种欺骗行径也出现在了网络小说界,不能不令人关注。
网络文学的“打榜”,其实就是写手尤其是一些新手,为了迅速提高作品的人气,自己花钱点击阅读自己的作品。依靠“点击率”增加人气,这已是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推广的运营模式。这种形式在“新书人气榜”中最为突出。有一家网络文学网站目前新作上榜依据:人气值=周点击量+周献花量×10+周收藏量×15。结果,就出现了有的网络文学作者自己花钱“打榜”的情况。这些网络文学作者说,“打榜”的费用其实并不高,有的付费阅读网站,周点击量超过10万次就能上榜,按照每点击一次2分钱来算,也就不过2000元。更何况,随着名次的提高,就会吸引那些不知情的网络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多地加入阅读,作品本身的点击量也会大幅上升。如今,这种为自己的网络文学小说“打榜”的现象,在网络文学写作和网络文学发布的网站,已经越来越流行,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潜规则”,以至一些优秀写手也开始加入此列。甚至还有一些网络文学的写手,为了规避被惩罚的风险,索性把“打榜”交给了一些专业公司来做。网络文学的“打榜”,正在成为一种产业。
网络文学中为什么“打榜”风日盛?根本的原因是,网络文学带来的商业利益的驱使。对网络文学的写手来说,文字意味着钱,“写手‘打榜’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是想以小钱换大钱”,而网络小说一旦成为畅销之作,带给写手的收益会远多于付出,如果将来改编成影视剧,那收益会更惊人,所以写手愿意为此铤而走险。对网络文学网站来说,写手买榜获得人气,最后钱还是流到网站那里。
网络文学发展十余年来,一直伴随着争议,人们曾经赞扬网络文学写作的自由、灵活、独立、非功利性,这也是它的一个突出特点。但在网络文学的发展中,其写作的目的、内容、题材,乃至网络文学的作者的身份和主体地位,受到网络文学商业网站的制约和限制也越来越多。“炒作”、“点击率”、“名利”、“欲望”与网络文学如影随形。网络文学一味追求所谓“点击率”,以“点击率”论作品成败,“点击率”已经成为网络作品商业收益的标准。这种外在文化环境决定了一些网络文学作家、写手的写作心态。他们所追求的网络写作往往是急功近利,获得点击率,赢得不错的商业收益,以致得到纸质文学的认同,获得出版市场。无疑,这样的网络文学已经带有了明显的商业化色彩,与网络文学最初追求的写作的自由、灵活、独立、非功利性这个文学创作的本质相左。一直以来,文学批评界曾批评网络文学写作的“浮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甚至有文学评论把它看作是网络文学发展中的一种病症。如今,网络文学写作中的这种“打榜”现象的泛滥,一切“都是为了赚钱”的写作方向,让我们感到网络文学的写作仍旧陷于自己所设的泥淖中。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有的网络文学作家、写手创作的网络文学作品动辄出版几十万册,获得了大量读者的阅读和追捧,但这仍然无法掩盖如今网络文学在思想、精神、文学性和艺术性方面创造力的欠缺。此外,这种渐成产业的网络文学写作的“打榜”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呈现出非理性、虚假性、商业性的特点,正在变成在利益驱使下出版商、写手的炒作工具,成为愚弄读者、欺骗社会的工具。这样“打榜”的网络文学还会有什么前途呢?(许民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