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提笔忘字”敲响汉字书写警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珠海特区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前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体验团的成人们“提笔忘字”:“熨帖”只有一成人写对,“癞蛤蟆”七成人写错。网友:突然觉得我的语文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8月6日《长江日报》) 
  说实话,咱的语文还真都是语文老师教的,可是教的时候是拿笔写的,用的时候是用键盘敲的,敲键盘时又很少用五笔大多用的是拼音还是“智能”“联想”,机器的智慧代替了我们的脑袋,长此以往,你要是会写字倒是奇怪了。笔画复杂的不说,就是让我一笔一划写出自己的名字,也是越看越不像。快捷、高效的电子文档时代背后,提笔忘字、写错别字、以拼音代替文字已成为大多数人离开电脑之后的困扰。光明网曾经以“在网络时代如何看待汉字的书写”为主题做过问卷调查,44.25%的人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41.52%的人经常提笔忘字。
  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大会写汉字了,这不恐怖吗?汉字如果今后只存在于计算机二进制中和书法家的毛笔里,那我们的中华文化岌岌乎殆哉!
  书写是心理和情感的归宿,不会写汉字,中国人就没有了魂。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用笔和电脑分别写了两篇同样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拿给10个人看,10个人都说是不同人写的,并且有8个人认为电脑写的那篇是男性作品,手写那篇是女性作品。这个实验虽未经科学验证,但这个结果很多人是认同的,那就是键盘书写人会变得比较理性,而用笔,情感因素较多。正如俗话所言“字是出面宝”、“见字如见人”。这条规则曾经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现在被千篇一律的打字代替了,生动的情感被冰冷规律的文档取代了。 

  不会写汉字,中国式审美和中国艺术就彻底地釜底抽薪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感慨。“书法已经由一种普及性的文化变为一种独特的‘小众’艺术,写字的传统境界受到了冲击。”
  我国自夏、商时代起,教育的“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包括了文字识读和书法。2009年9月30日,中国书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中华民族写了几千年的汉字,不能在我们手里消亡了,现在,是时候为提倡汉字书写做点什么了! (白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