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作家为何难获“诺贝尔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0月8日,中国节气:寒露。世界人文“节气”:诺贝尔时间。 
  随着当晚,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到了“临盆”之时,“好诺”的国人又开始喧哗:去年失意的村上春树依然“热门”,冷了多年的北岛等中国作家也被“热炒”,似乎莫言得到“老诺”一次青睐,“破天荒”了,中国作家便可以“顺风顺水”了……此时,笔者却不以为然。
  果然,10日13时,瑞典传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加拿大作家爱丽斯·门罗。尘埃落定,华夏的骚人墨客不会“望洋兴叹”了吧?未料,仍有“又一番峰议”,什么“门罗仅是一名业余作家,更甚者是一‘家庭主妇’”,她获奖被视为“爆冷”,“她写得都是短篇小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将长期困扰中国作家的“诺贝尔奖情结”又一次摆上台面。
  笔者热眼旁观,倒将这样一个事实收入眼底:今年82岁的女作家门罗出生在加拿大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已出版的11部短篇小说集写的也都是这个城市郊区小镇中上演的平民爱情与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她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真挚深沉的情感。 
  这位新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学二年级20岁便退学嫁人,此后连生4个女儿,有时只能趁孩子睡了,菜也烧完,赶紧写上一句半句……门罗自陈:“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第一本书……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门罗是不是将写作视为“生命的祖母绿钻石”,我不知道,但是通过她对获奖感到“意外”,我似乎摸到了门罗灵魂的“脉跳”——她不是奔什么奖,哪怕是世人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那“劳什子”,而写瘦了一轮轮月亮的……
  同理,“老诺”颁文学奖是不是“傲慢与偏见,“以欧洲为中心”,可以讨论、商榷,甚至可以拒绝置评,以示对它的“轻视”;但是通过瑞典文学院18位终身评委“不愿意当舆论的代言人,也不愿意成为执行者”的顽固表态,我似乎找到了门罗获奖,也是中国作家相当一个时期难以获奖的因由,那是“三要三不要”:
  不要太喧闹,要甘于寂寞(大作品、大作家都是从冷板凳上“坐”出来的);
  不要爱自己的作品,要爱作品中的自己;
  不要忙碌于提名与获奖,要时时倾听人民的呼声与疾苦……
  诺奖需要多年的含辛茹苦方可磨得一“剑”,此番门罗获奖又一次成为佐证;拿过诺奖的中国文坛,我们的作家、诗人则仍然需要学得并发扬“冰雪厉清操”之精神……
  (作者齐世明  为《沈阳日报》文艺部主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