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网络成语还是留在网络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最近,没事喜欢上网刷微博的苏西对于朋友微博中的各种奇怪词语着实有点无法理解:朋友甲转发关注感情之路坎坷的微博,评论曰“人艰不拆”;朋友乙转发关于食品卫生的微博,评论又曰:“细思恐极”。这些见所未见、仿佛来自外星语言一般的四字词语,让苏西无奈地感慨自己跟不上“网络时代进步的洪流”。(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甫一接触这些闻所未闻的网络成语或曰“新成语”,确实感到被“网络时代进步的洪流”所裹挟,震撼于意蕴无穷的语言张力和葳蕤蓬勃的生命活力。网络成语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冲击,然而冷静审视,其生命力还是停留于网络世界里为好,在特定区域与特定对象之间,可以大放光彩甚至绚烂之极,完全不必扩张到现实生活大众交往空间攻城略地。
  网络成语有其积极魅力因子,它既是年轻人以及部分具有独立精神知识分子对于按部就班、平板枯燥生活叛逆情绪的反应,也是心中有梦具有创新求变意愿的折射。正像 “酱紫”、“肿么”等网络新词汇虽然非常火爆,却注定不能、也难以推广普及使用一样,网络成语同样只适合于特定人群中使用,不能成为汉语规范用语。汉语成语及其他词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与运用都形成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要么合乎语法规范逻辑关系,要么基于约定俗成。比如“晒太阳”,依照逻辑关系应该是人被“太阳晒”,说“晒太阳”没有人会表示疑义,若说“太阳晒”反而让人莫名其妙;再如成语“世外桃源”,单从字面意思分析,世外桃源根本不存在,它的引申义已广为人知也被人们普遍接受。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影响力。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既体现于语言经历大浪淘沙接受实践检验,更体现于语言最终得到普罗大众认可,不然就会沦为小圈子内的自娱自乐。
  作为表达交流的工具,语言最大特点应是规范易懂。“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等网络新成语,表意模糊、意思指向多元,你可以将“喜大普奔”解释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我也可以联想成喜出望外、大器晚成、普度众生、奔走呼号等。假如只能认准某种唯一解释,则恰恰凸显其作为“一个特定区域里、特定对象之间的交流工具”之狭隘性,而丝毫不具有普适意义。如果将这些人为生造成语,或者一时心血来潮之下杜撰的无厘头浓缩词汇,大面积推广使用(假设公众没有意见),不仅理解识记困难,而且会造成语言使用混乱现象,还给表达与交流带来不必要的障碍。设想网络成语一旦流传下去,后世子孙说不定要惊为“天上神语”,即便拿出考古精神费力探出究竟,充其量只是还原一段令人哑然失笑的“局部娱乐片”,并不能发掘出富有民俗内涵的人文历史。
  所以,还是让网络成语留在网络世界大放异彩吧,社会舆论对此“小众词汇”理解和包容便好。(龙须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