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作协应在“猫腻”疑云中学会反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日前在微博爆料,称湖北省作协向中国作协推荐的鲁迅文学奖某个参评作品存在“猫腻”,该诗人“诗写得很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但他却把所有评委搞定,获得湖北省作协的推荐入围鲁迅文学奖诗歌类参评目录。然而,当事人柳忠秧却坚称没有跟评委拉关系,并称要跟方方打官司。 
  事件真相尚待调查。方方无论是作为一名作家,打破同行潜规则,还是作为一名作协主席,能够自揭家丑,无疑都很有勇气,也获得网友们的广泛赞赏。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身为湖北省作协主席的方方,竟然不能通过制度内的监督渠道来反查此次评选的公平与公正,反倒是要利用网络的力量来倒逼、曝光,这无疑是一种反讽———反讽方方的无力感,更反讽作协的存在感。
  纵观湖北省此次文学奖的推选程序,虽然经过了作者个人申报———省作协随机挑选评委匿名评审———报中国作协并在作家网公示等环节,但在具体细节方面,仍有很多需要厘清的地方。一者,在匿名评审前,评审委员会的名单是否经过严格保密?方方这次在微博上说参选者之前托人拉关系,请客吃饭以搞定评选评委,那么值得追问:评委名单的保密工作,是不是也太不严密谨慎了?而对评委的甄选标准、评选原则是否也该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否则,匿名评审,岂不成了评委与参评者之间权力寻租、暗通款曲的遮羞布?
  在另一方面,评选过程的监督程序也还有待完善。方方选择网络曝光的方式,说明作协可能没有一套对评选结果进行合理质疑和有力监督的体制机制。即便有,可能也是徒有其表,其实际影响远还没有一条微博的效力大。而整个评选过程缺乏民众和读者参与,也是一大硬伤。鲁迅文学奖自然要权威性,但是也不能离开公信力。没有公众的认可,哪来什么公信力。
  方方的举报,可能是嫉恶如仇使然,也可能是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耻辱感使然。然而,她作为作协主席,不能为了撇清关系,而曝光了之。她和她所代表的湖北省作协,都没有沉默的权利,需要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对民众的质疑及时回应,并在反思中寻找改进的良方。张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