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芝加哥》巡演遇阻:别让"经典"在市场"翻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前天报道《音乐剧〈芝加哥〉中国巡演遇麻烦》之后,该剧又连续取消多地演出,上海演出能否确保,时过几天到今日居然仍无下文。 
  昨天下午,作为中国巡演主办方的北京九维文化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于下周二赴美,与制作方和版权方紧急磋商,以力保北京、上海的演出。尽管巡演主办方出示了合同样本,但在对取消演出的解释中,仍把责任更多地推给了至今没有表态的美国制作方。
  临时组合 来华排练
  在九维文化与美国芝加哥国际巡演公司(制作方)达成的合同中,约定由制作方负责向《芝加哥》的版权方NAMCO公司购买版权,雇佣演员,并组织由版权方认可的技术团队,为巡演提供所有布景、服装、设计、灯光及音响设备,从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2月17日在中国九城市巡演。但是,制作方在首站武汉演出三天前,“突然以技术不达标,排练合成时间不够为由,单方面取消武汉和厦门的演出。”从九维文化的合同和说明来看,本次中国巡演制作方,实际上是原本无版权、无演员、无技术团队的制作机构;他们雇佣演员组成的团队,也并非是《芝加哥》现成演出班底。所以,到达中国首站演出地之后,还需进行排练合成;而巡演主办方究竟是不知情还是不懂?也没有提供充足的排练时间。因此,造成了这支临时组合的团队无法如期演出的尴尬。 

  未先观摩 匆忙引进
  作为演艺市场产品,音乐剧运营确实形成了版权转让租用、演员随聘随演等特点。以前来上海演出的外国音乐剧,经常听到有“伦敦班底”“南非班底”“澳大利亚班底”等,指的就是由当地制作公司拿到授权、牵头组织的巡演团队。从《芝加哥》至今仅在福州举行的演唱会的反响来看,这个由美国制作方组成的团队里,主要演员条件还相当不错,多数拥有该剧演出经历。但是,演员条件好,并非等于相互合作默契,重新组合在一起仍需要磨合熟悉。而从九维文化介绍的“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中方发现制作方与版权方之间就技术标准问题始终存在差异”,则可看出这个美国制作公司以前并无制作《芝加哥》演出的经验,当然,这也是国外音乐剧界产业的普遍运作手法。问题是,作为中方主办方,在洽谈引进《芝加哥》时,事先是否考察观摩了这家制作公司的《芝加哥》?如果仅是靠谈判桌上获知的对方制作计划,就决定拍板引进,也未免有点太草率了。
  缺乏知识 荒唐指责
  中国演艺市场引起了欧美演出商的强烈兴趣和跃跃欲试,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的演出经纪队伍也不断扩大和活跃。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能够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经典剧目,当然是件好事情。但是,演出运营需要经验积累、专业知识和职业水准。从《芝加哥》中国巡演的合同中,两地之间“一天转场,一天装台”的条款,就能看出双方签约时的不谨慎和缺乏专业。而主办方负责人指责制作方“百般刁难”时说:制作方人员“从一个螺丝钉的严丝合缝,到老式舞台‘钨丝灯’的寻找,再到舞美技术的装台细节,都几乎能用严苛二字来形容。”此话更是说明了主办方对音乐剧制作缺乏专业知识。音乐剧与其它舞台剧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可以如工业化生产一样批量生产,严格按照版权方图纸进行复制,也是为了保持全剧原貌,向观众负责,怎能被指责为“百般刁难”?
  负起责任 挽救演出
  目前,青岛、济南等地的剧院也先后贴出告示,称《芝加哥》已取消演出。但是,理由竟然是“制作人因妻子去世发病住院”,又似有点搪塞。试想,放着无数买了票的观众不管,拿不用登台演出的制作人生病敷衍,怎能有说服力?因此,理由不成立。事实上,无论是制作方还是主办方,或者是卖了版权的版权方,如果都不愿意看到《芝加哥》在中国演艺市场上“翻船”,就不要再推诿责任,应该消除矛盾、相互沟通,向关注此事进展的观众说明真实原因、公布对买票观众负责的应急措施,在可能的前提下尽力挽救演出。但是,只有中国主办方昨天单方面表示力保京沪两地按期演出、其它城市顺延的愿望。而制作方把演员安排到香港等地休息后,至今尚无表态。  资深记者 杨建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