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汉时武威明时堂 武威堂:空无一人的中式庄园(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这座用青砖砌成的高大的碉楼是庄园的核心。

  我们在粤西北辽阔的山区里,发现了这样一座孤独的庄园。它戒备森严,却精致华美。高高的门楼护卫之下,占地6000多平方米、196间房屋里,雕刻对联、檐眉和壁画。

  它在青山碧水中伫立了370余年。从人丁兴旺,到人去楼空,它目睹了家族、地区和国家的命运跌宕。

  它和中国乡村大量旧建筑一样,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直到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明代建筑风格,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被重新发现……

    余建军是中国银行肇庆分行的一名职员,2005年,他到怀集县大岗岭扶溪村基层进行锻炼。素来对古建筑颇有兴趣的他,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座被人遗弃了的阔大“庄园”:



  这座庄园名叫“武威堂”,位于当地小有名气的白鹤山下。“偌大的庄园里空无一人,只住了几头颇悠闲的牛。”

  尽管如此,“武威堂”阔大而精致的气象还是让余建军感到深深的震撼。整座建筑的占地面积大概有六千多平方米。前面是一片开阔的池塘,建筑的后部是一个高三层的碉楼。顺着“武威堂”的中轴线逡巡,余建军发现,这座寂寥的“大宅门”里可谓气象万千。它的主体建筑由五间堂屋构成,中轴线上是主堂屋,两旁则是两件辅堂屋,左右两厢分别由八套厢房合围。每套堂屋又由门楼、前厅、天井、回廊、祖殿构成。堂与堂、堂与厢房之间以门相通,以巷相连,门中有门,巷里有巷,屋内有屋,环环相扣。初次在其中行走,很容易迷失方向。

  虽然武威堂里大大小小的房屋共有196间,但其装饰精巧,让人走上一圈不会感到单调:门楼石墩的浮雕用福、禄、寿图为主体,构图之美妙十分罕见,屋内的木柱又以塔形石墩为基,堂屋檐栏和内外墙眉诗画密布……

  这样一座磅礴大气的建筑,究竟出自何人的手笔?它为何突兀地坐落在这个偏僻的山村?余建军感到疑惑。

  一个家族的迁徙史:从甘肃到粤西

  为了解开武威堂的疑团,余建军向当地肇庆学院历史系教授陈大同请教。武威堂的由来脉络逐渐清晰——

  武威堂是居住在扶溪村的石氏族人的古老堂屋。由于交通不方便,建国之后,居住于此的村民陆续搬到了外村,老村虽然空了下来,过往的历史却还记载在族谱当中。考察族谱,陈大同发现,这“武威”二字实际上大有来头,它记载了石氏族人迁徙而来的“根”之所在——甘肃武威郡,也就是今天甘肃西凉一带。

  “武威”这一地名,最早见于汉代:汉武帝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带领万骑从陇西出发,打败了匈奴休屠、浑邪二王,使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将原休屠王领域设为武威郡,扶溪村的石氏祖先即生活在此。

  由于历史原因,自隋唐起,驻守武威郡的勇将或豪族部分被迁徙至我国西南、东南各省,其中即包括一支石氏族人。明朝天顺年间(约1459年),扶溪村石氏太祖石才发由福建汀州府迁入怀集威州城郊(即今天的大岗镇)。

  历经百年迁徙的石氏族人,为了缅怀故土,在所到之处兴建祠堂,“武威”堂号如影随形。明朝崇祯年间(1630年),石氏后人石上珩科中副魁,开始创建“武威堂”。武威堂初建时规模很小,经几代后人不断扩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形成现在的规模。它前方是一方清澈的池塘,主体建筑包括围墙、前门楼、前庭花园、笔楼、前厅、天井、回廊、祖殿、后堂等,后楼还有一座三层的碉楼,仿佛堡垒,戒备而倨傲地俯视着脚下的土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