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小学"论文答辩"催化"拔苗助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专家观点 
  考核过于“隆重” 可能造成伤害 
  谢利民(上海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博导) :这八项考核涉及到了德智体美艺诸多方面,属于综合素质检测,但从组织形式上来讲过于隆重,架势拉得太大了。这样“高规格”的考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这种现场考核对于发 
挥得好的孩子来说可能有促进作用,但更多表现平常或一些出了丑的孩子,可能会因此留下长久的惨痛记忆,有的可能就会舍弃自己的爱好。因为爱好不等于特长,特长也不一定就能在一次检测中表现出来。
  并且学校还要将考核的结果书面告知学生和家长,介绍给孩子入读的中学,这就等于给孩子一次考核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贴上了标签。这顶好、中、差的帽子的科学性到底在哪里?它的正面作用又体现在哪里?我想它是把现场考核的压力放大了,把现场考核中造成的伤害定格了。
  不宜集中考核 可分阶段考核 
  谢利民:这次考核的成绩要带到孩子即将入读的中学,这就自然而然地悬起了一根指挥棒。一些还缺乏理性的家长会逼迫孩子朝着这八项考核的方面努力,加压是肯定的。因此这个看似考核综合素质的考核,对于第一批次进入的孩子来讲,也许只是短痛,因为留给家长逼迫孩子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但后面要参加考核的孩子的家长收到信号,就会加紧“拔苗助长”。
  因此,对于教育而言,好的出发点和未必恰当的组织形式,不一定就能达到设计者的初衷。以我个人的看法,对于小学生的考核应该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分解到1~6年级的每一天里,给学生体验,让学生回归生活。比如培养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就可以在做作业、板报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注意自己的书写,6年良好环境的孕育,让学生字写得好、写得规范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程鸿勋(中国文化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考的内容是好的,但考核结果随着学生进入中学,这就打上了功利的烙印。我们都清楚,只要跟升学有点关系,哪怕只有一丁点儿,家长就会争破脑袋,就会玩命地给孩子加压。那么这种名为综合素质的考核一经成人们扭曲,就会变成地地道道的应试。更何况,像吹拉弹唱这样的爱好怎么能分个三六九等呢?
  我个人坚持认为,考试是学习过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但不适当的考试越少越好。像小学生毕业,可以检测他们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水平,促使他们提高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就可以了。
  让学生选择考核内容 展示才华 
  谢利民:如果一定要搞这样的考核,我建议做成一种类似学生艺术节的形式,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哪怕只是一个方面。再退一步讲,这样的考核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让他们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露短。
  所以,我认为小学生“论文答辩”的败笔是强化了考,强化了考的形式,强化了考的结果,强化了考的面面俱到,哪怕它考的内容看起来不错。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考核不值得推广。
  另外,家长要看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果,可以在开放日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以此来观察孩子的表现。兴师动众组织考核只会适得其反。
  新闻背景 
  广东一小学毕业生将参加“论文答辩” 
  近日,华南师大附属南国实验小学提出小学毕业考核八大项目:现场宣讲自己的感恩论文,对自己平日在学校、家庭、社会所作的感恩行动的感受和收获进行简单阐述,并接受专家提问进行答辩;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专家会在现场抽背古诗词;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讲一口流畅的英语,要求孩子用英语自我介绍,现场听说读写;掌握一门乐器,现场表演吹拉弹奏;喜爱一项运动,现场展示运动项目;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现场评价一幅画;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设计意图及创意,包括学会一种现代学习技能与方法,比如展示自己的小发明作品,或在电脑上计算数学题等。
  考核将于6月20日至21日进行,邀请华南师大专家和学校教师做评委,成绩将以A、B、C、D四个等级记入“学生毕业综合素质报告书”,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介绍给孩子入读的中学。
  考核方案目前已向家长公布,家长们也表示十分支持。一家长表示,小学生按地段入学,无需考试,虽说给孩子们减轻了压力,但家长一直担心另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孩子在学校读了六年书到底学到了什么,如今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可以作为孩子六年学习的一个方向标,至少知道孩子这六年时间学到了什么。而且这些考核项目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文体技能技巧等,对孩子综合素养的提高都有好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