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考古揭秘川滇古道"五尺道" 与秦长城一样老(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五尺道”将入驻中国古代博物馆,宜宾将投资打造新景点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教授、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杨林研究员、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汤惠生等10余名专家组成的考古探险队伍,本月12日从宜宾出发,对起于宜宾止于云南曲靖、翻越崇山峻岭的历史古道——“五尺道”进行考古探险考察。

    昨日,记者从宜宾市召开的“五尺道”考古探险会上获悉,目前已发现大量的“五尺道”古迹和众多文物,揭开了“五尺道”究竟是地域名称还是古道的千古之谜——“五尺道”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和万里长城一样古老。

    考古专家翻山越岭考察五尺道

    宜宾历来为川滇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

    去年5月初,高大伦等一行4人前往宜宾县横江镇,考察当地仅存的一段长约350米的文物古迹“五尺道”,为其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创造条件。

    想不到这一考察活动经过本报报道后,竟然被选进了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此次组织众多专家对‘五尺道’进行考古探险,还是第一次。”高大伦说,由于历史上曾经有川南道、川东道等,把一些城市和地域名称、行政区划等称为“道”,宜宾历史上就曾经叫“僰道”。

    “五尺道”究竟是行政区划还是千年古道?

    为揭开古道之谜,从4月12日起,专家们分别前往宜宾县、高县、筠连、云南盐津、大关、昭通、曲靖等进行考察。

    从沿途发现的古代酒杯、道路上捡到的古代钱币,宜宾县横江镇外的古道、筠连县巡司古镇的关楼,云南盐津的古栈道等,了解到古人采用堆积薪柴、纵火烧石,炙热后再浇以冷水的办法,使岩石热胀冷缩出现裂纹,再以锤錾等工具,开拓而上,开山凿崖,修筑了连接川滇道路的艰辛。

    由于该路面宽仅五尺,故称为“五尺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