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山西绛县:尧王故里惊现人工建造“金字塔”山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今年4月1日,位于绛县古绛镇尧寓村村南的中条山林区曾经发生了一次火灾,过火面积上千亩。大火扑灭后,细心的尧寓村村民却发现了一个奇迹―――曾经的四塄山是远古人工建造的传说,居然变为现实了! 
  4月14日,记者来到了绛县尧寓村。在县政协副主席刘永昌和村党支部书记常海狮及5名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徒步登上了中条山。站在山上放眼望去,只见百姓所称的塔儿山、四塄山、龙王庙山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四塄山犹如一条巨龙,由东到西蜿蜒起伏直到龙头。龙头酷似埃及的金字塔,上尖下圆,甚为壮观。
  四塄山到底有什么说法?一位住在山上已经65岁的韩大爷说,他的爷爷辈就住在这里,有100多年了,过去就一直传说四塄山的龙头是人工堆砌的,可谁也没有考证过。现在,大火烧掉了1米多高的蒿草后,就越发地像了,因为山头的顶部和北部全是土层,是人工所为,而西边却是原始的石层。记者顺着45度的陡坡登攀了200多米后来到山顶,果然看到这个龙头不是原始的岩石,而是发红的土层,在顶部向下看似乎又是坟墓,埋葬有什么东西。举目望去,这个龙头有3条龙脉,除了四塄山龙脉外,还有两条小龙脉分布在左右两边。
  在中条山前沿的山丘上,为什么会有这个人造的“金字塔”山头?随行的县政协副主席刘永昌说,尧寓村,顾名思义,就是三皇五帝中尧帝的故里。过去的说法,尧故里是在临汾的伊村,2002年4月,临汾市襄汾县博物馆馆长李学文无意中来尧寓村考察时发现,这里存有的一块古石碑,高90厘米,宽48厘米,厚10厘米,青沙石质,半圆顶形,上刻《唐尧寓处》四个大字。左上旁阴刻“大晋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孟春创立。右阴刻“大清皇帝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刊,邑痒次贡王民仰书。有着渊博考古学问的李先生当即断定,这块“国粹”有可能改写尧帝的故里之说。随后,很多考古学家来这里考察,国内外多家媒体发表文章,予以评说。
  说尧王故里在这里,不仅仅是这一块石碑,其实类似这样的石碑还很多,除丢失和毁坏的外,目前村里现存的还有6块。记者在山里沿着东尧岭、中尧岭和西尧岭转悠的5个多小时中,看到了石器时代厚重的捣米的石窝、石锤,以及石碾、石盘、石利器、石窑洞等,还有百余处的古遗址和100多件出土文物。特别是,这里还有一条行走几千年的黄河古驿道,据说从尧王年代开始,这里就是西北通往湖广等地的交通要道。
  既然这里是尧王的故里,在这里建造一个龙的“金字塔”山头,就不足为奇了。村民们猜测,尧王的陵墓会不会在这里?尧王死后,臣民们为了纪念这位先皇,在其故里建造一个龙的山头,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当时讲究的是皇天厚土,也就是以石头为平台,以黄土为基础,才出现了这样一个浩大的类似金字塔的人造龙头工程。无论如何,这个奇特的金字塔山头在一场火灾之后,能够显露出其自身的真面目,值得专家研究,也期待着能够早日破解这个千古之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