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教材编写追“新”更应求“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我们需要一本怎样的语文教材?”“哪些课文值得收录?”这是近些年,引发教育学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激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从民国版国文课本走红,到日前语文版教材的修订,许多人都在探索、尝试。
中国人向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追求“微言大义”的境界,以此标准衡量,在语文课本中掺入某些科学知识、做人道理,寓教于文,似乎也并无不妥。相比课本在语言文字上的所谓“纯”,课文内容的“真”,或许才是当前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更应该坚守的准则。

毕竟,不“纯”顶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失真却可能对其认知、“三观”产生巨大的误导。翻阅过往的语文课本,这样的“假故事”可谓比比皆是:有的是源于美好想象,比如《肉眼看见长城》,早已为包括杨利伟在内的各国宇航员们所证伪。“假”并非语文课独有的问题。站在传道授业的角度,很难想象,读着这些课本长大的学生,将来会对这个世界、当下这个社会以及我们的历史传统,产生怎样扭曲失真的理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善的基础,是美的前提。把真相告诉学生,把真情传递给学生,这既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又是任何教材编写的底线要求。否则,再怎么更换课文、加塞名人,都只能算是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王垚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