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鲁迅如何解救这名被群殴的女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现场围观者起哄声中,白衣女孩将绿衣少女撞到墙角,朝她下身猛踢。此时,一个男生则一边拍录像,一边旁白。伴随着被打女生的哭泣声,围观人群不断地喊、笑,一并起哄。伴随着被打女生的哭泣声,围观人群不断地喊、笑,一并起哄(据《东南快报》10月6日报道)。也许是读多了鲁迅,我对此没有了“为之悲”的感觉,更没有“为之愤”的激情。
有心理专家则称那些“学生”属病态,这折射出这些学生存在严重心理和道德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治疗。既然专家说了“学生”有病态,要对那些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就得相信权威。不过我疑惑的则是,“学生”病态而病源何在,如何心理治疗,更有甚者,此类现象为何屡屡现于网络,网民与社会对此口诛笔伐过后,仍无半点改变的迹象。
这起学生殴打事件拍录传后,瞬间成为网上点击率极高的视频,这应是意料之中的。我想,这起女生群殴则“鸡奸”了社会与网民。当事者有两重身份,一是学生;再是女生。在世人的眼中,学生一直是社会中最纯洁的一个群体,而女生打架,则更异于世态,更能吸引世人的眼球。对此,不知道有多少满腔激愤者,疯狂摇起了中国互联网与天比高的人气大旗。视频中的围观者,网络的正义之“师”,都应了鲁迅的预言。
表面上,网民们激愤、正义,似乎鲁迅笔下的国人劣根性得以彻治了。网络上的中国,再也没有了“伸长脖子看热闹”的人们,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所描写的当革命烈士被国民党当局杀头时的场景,似乎也不会在互联网上出现。而在现实中,伴随着被打女生的哭泣声,围观人群不断地喊、笑,一并起哄,似乎也不是个别。殊不知,有时网民激烈的背后,其实引来的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围观”,这正是社会之痛所在。
我不否认网络言论自由带来的伟大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如黑窑事件即是明证。不过在这起女生群殴打与其他类似的事件中,网上网下完全两样,一个人在网络上是一个激愤的,而在现实中仅是一名“张着嘴看剥羊”围观者,这又确实大有人在,为何?狐疑之时请教鲁迅,他说“人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事后走不了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这也正是为何网民口诛笔伐过后,仍无半点改变的迹象的真正原因。
因此,善良的人们仅仅凭一虚假网名,在“不知道你是条狂犬”的虚拟世界里横行,为这个被打的女生也为中国的教育,而无所不言无所不批,言语激烈有加。但是,如果不能“叫醒”有关部门痛下决心,不能惊动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即使是网民们全体患了“狂犬病”也无济于事,而网络与媒体对这名被群殴的女生的“示众”,也仅仅是一没有意义的“看料”,也是这名女生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应当长远着眼,真正从“政绩路线”与“官本位价值”中走出来,在经济成就辉煌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文化的建设,重视提高国民的传统文化素质,改善未成年人的生存土壤,惟有如此,才能医治好那位学者眼中的学生们的“病态”。
作者:王小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