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哈佛教授杜维明:媒体应在浮躁中保持自己的品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综编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钱江晚报报道,“有些媒体很浮躁,商业化程度很严重,在这个时候更应该重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昨日下午,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与钱江晚报记者就“今天媒体该为社会人文素养的提高做些什么”这一话题进行了一次探讨。
“文化信息的传递和讨论,应该由不同领域的人来共同完成,这中间,媒体起到了一个横向沟通的作用,因为它能在政府、学术界、公众之间起到联系的作用。在今天,媒体做这样的事,能创造出一种讨论问题的新方向和价值。”穿着黑色西服但不系领带的杜维明很认真,对于记者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用笔仔细地记录下要点,然后一一给出回答。
如今人心浮躁,对于这一现象,杜维明先从知识界的浮躁入手:“最好的情况是,学术界的深刻研究能提升知识界的水平,并带动社会其他各界的水平。但学术界的肤浅,同样会降低知识界的水平;而知识界的浮躁直接干扰学术界的研究。”从知识界的浮躁他转向了媒体的浮躁。杜维明从互联网的浮躁谈起,谈到了媒体应该如何在这股“风”面前保持冷静:“有些媒体很浮躁,商业化程度很严重,在这个时候更应该重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比如一家商业化程度很高的报纸发一篇文化评论,它要损失10万元广告费,但问题不能全这么看。文化评论有助于树立一家报纸的品位,也体现了该报领导的品位。这是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的。”
在他看来,媒体应该善于在公共领域发言。他说,“实际上你扮演了媒体中的知识分子的角色,你的反思能力,你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可以影响许多人;你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追踪,并在追踪中引导大家讨论。”言语中,他提及了日本一些媒体的好做法:“大家在网上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然后在文章的最后写下自己的名字。这种负责任的讨论可以逐渐影响舆论的形成。这个就是公共话语空间的开拓,在这一过程中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娱乐盛行的今天,媒体的人文报道应该如何做?杜维明对本报人文中心的记者们说,实际上媒体在人文报道方面的发展空间很大,“你可以看看东亚一些国家在文化方面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去参考一下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
尽量目前他最喜欢的是英国的《金融时报》,但他在与记者们的交流中一再提到《纽约时报》,因为他认为这张报纸在一些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纽约时报》的资料库非常完整,绝对是花了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法国著名学者德里达去世后,《纽约时报》的悼文是最好的,我看这篇悼文应该准备了很长时间,估计还修改了几次。《纽约时报》有非常大的图书馆和数据库,有些专栏作家每个月写一篇文章就可以维持生活。”
在谈到媒体的专业化问题时,他提到了日本一张知名报纸:“我与这家报社的记者也举行过今天这样的座谈,发现他们问的问题有的超过了研究生的水平,后来才发现他们的记者很多有博士学位,而且还在大学里授课。”
作者:裴建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