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论语》凉热折射人间世情百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于丹横空出世,势不可挡,捧红她的,或者说她捧红的书是《论语》。“《于丹论语心得》订出去175万册,目前的发货量是160万册,几乎每天以三万册的数字在增长。感觉我们印到那儿就能卖到那儿。以前是我们追销售,现在反过来了,成了销售追我们,而且各地都在追。”中华书局负责宣传策划的何明昕兴奋地说,电话这头的我都能听得出一腔喜气。刚刚参加完全国的图书订货会,从各个渠道的反馈,都很火爆。
还有一系列的《论语》读本正接踵而至:1956完成的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现代学术圈内公认的最权威的译注之一,作为为学界服务的常销书,每年以一两万册的数量增加,累计到现在有34.8万册的印刷量,加上去年年底首次推出了两万册的简体字版本,有近37万的印刷量;清华大学研究员,中华孔子协会副会长钱逊的《论语读本》作为今年一月份刚刚推出的新书;2月份,研究儒家经典的安德义的《论语解读》也将由中华书局推出。
在读书圈里,大家都熟知,如果读传统经典,首先找中华书局的版本,其次找上海古籍。从中华书局去年到今年的出书计划来看,《论语》无论如何是一部重头戏。
中华书局哲学史主任冯宝志并不认为这一系列的《论语》书是于丹热发的临时计划,而是他们按部就班的出版计划中的一部分,像钱逊和安德义的书稿,他们拿到的时间都比于丹的书稿要早,只不过书稿较大,出版校正的时间稍长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于丹的确掀起了新一轮的、波及面更为广泛的《论语》热,一位长者对签名的于丹感谢道:谢谢你帮我们把孔子找回来了。
《论语》这部自出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中国的舞台上扮演者重要角色的论著,从它的冷热程度透视和窥见的不仅是人心的向背,还有各个时代的欲望和恐惧。
孔子和儒家学派数度沉浮
孔子与他代表的儒家学派几千年前来历经数度沉浮。但它总是站在历史的中心舞台,与国运浑为一体。不是被捧,就是被批,注定做不了旁观者。
通常人认为,先秦时孔子和儒学只不过是诸子之一,百家一派;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才成了被独尊的治国理念。其实在学者的眼中,这种观点早就被批驳过,孔子在秦汉时期已经是显学之一,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可以看出儒学在当时有庞大的势力。汉武帝的尊儒运动,只不过是顺应数百年来的历史之势,使尊孔纳入国家体制而已。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推崇论语,夸口自己可以凭着“半部《论语》治天下”。到南宋朱熹,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改变,更加符合统治阶层的需要,明清两代理学沿续下来,一直占据主流思想的地位。
《论语》在汉代被作为传,列为初学者的必读书,先学习《论语》和《孝经》,进而学习五经。从宋以后,《论语》被列为经。从汉至清朝二千年间,《论语》一直是中国初学者的必读书,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论语》中的一些名言名句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论语遭遇冷热两重天
五四运动起,主流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展开了激进的批判。孔子代表的儒家学术作为落后的传统文化的代表首当其冲。以“打倒孔家店”为招牌的新一轮的革命开始了。鲁迅曾对年轻人说不要读中国的古书,对当初政府部门的祭孔典礼不以为然。在与西方引进的民主和科学的现代观念面前,孔子被新一代学者从至尊的地位拉扯下来,打翻在地。
文革时,孔家店继续成为被砸烂打碎的目标并付诸于实际行动。
新文化运动衍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先进人物反孔,保守人物尊孔。从坏事变好事的角度讲,学者贺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思想的僵化部分,使得孔孟程朱的真精神真学术得以显露出来。为以后新儒学复兴运动埋下了伏笔。也有学者指出文革时的“批孔”也有两大功劳,其一就是对孔子学术的推广和普及;其二就是打破了以反孔尊孔的价值尺度,因为“四人帮”也反孔,却是倒退的。流行的是非标准动摇了,人们第一次从反孔尊孔的对立观念中解放出来,对孔子和儒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思考。
1985年以前,儒学重新在思想史范围内受到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内地的文化热和国际间文化交往的频繁,儒学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再度受到人们关注,成为文化讨论中的热点。1997年学术界出现了“儒学复兴论”,2004年达到高潮:从蒋庆号召的“读经运动”到民间的私塾和读经堂也在各地先后兴起,从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孔子文化月”;到70位高层人士或社会名流签署发表了旨在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捍卫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甲申文化宣言》;高潮出现在这一年的9月28日,山东曲阜举行建国以来首次由政府主持的公祭孔子大典。
这是一个信号,不管民间对新一轮兴起的孔子热赞赏也好,泼冷水也罢,官方的出面公祭不仅让断档多年的公祭孔子续上了香火,也无形中为孔子的重要性和地位标出了“尊崇”的官方态度。这一态度与二十世纪末期,孔子热开始在全球逐渐升温的方向是一致。
而于丹,无形中扮演了点燃这把“孔子热”的最后一根火柴。
仔细对照一下,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世纪的轮回,孔子经历了冷热两重天。在二十世纪初期被打倒的孔家店,到了二十世纪末期又逐渐复兴,从学术界到民间到官方,这种热潮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再次回到舞台的中央。五四时期在与西方的撞击中被定性为“落后”的孔子,到了现代社会被重新发现并奉为尊者。而这一过程同样是现代的学者在与西方观念的撞击中,回头寻找自己传统文化和自己的根时斩获的战利品。
孔子近百年来的“命运”兴衰,参照座标都是西方,但境遇却有天壤之别。
作者:杨青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