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重大发现:湖北惊现李自成遗物3000余件(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浪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用于行军打仗的龟壳卜算) 

从这起《甲申三百年祭》引发的两种不同的观念,我们不必去判断谁优谁劣,但的确可以以史为鉴。特别是当时还很弱小的共产党,他们深谋远虑,在1944年6月间,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全党的整风文件,在解放区普遍印发,供全体学习体会,防患未然。这个整风运动,至今对当世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刻有李自成名字的宝剑 

毛泽东十分注意李自成。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从陕安出发然后用军事手段打到北京去。李自成是他的反面教材。出发时,毛泽东反复对周围的人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临行前夜,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今天是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我这次偶然去通城,见到郭沫若先生写的碑文,恍惚之间,李自成并非三百多年前的古人,而是一个当世革命队伍中的农民英雄。“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丞相牛金星,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满人既占北京,暂时和南明妥协,集中力量攻打革命势力,致使李自成不得不辗转南下。一六四五年九月李自成率部到达通城,不幸在这九宫山为地主的党羽所杀害,年仅三十九岁。革命英雄,永垂不朽!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郭沫若(盖章)”  从郭沫若这段碑文,看得出李自成在当世地位之高。

(此剑为明宫中搜缴物,刻有五爪龙,镶金字“除暴安良”疑为闯王亲用)

还有一个与李自成相关的人物,就是姚雪垠先生,他是历史学家,又是长篇历史巨著《李自成》的作者。因他原是湖北省文联主席,与我们《今古传奇》就有些渊源了。姚老对《今古传奇》办刊宗旨是大大地不以为然,甚至发表过文章和见解,希望《今古传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姚老雅量,只作学术论战,未动用行政力量干预。不久,也许是我们这本刊物读者众多,使他改变了初衷,特派秘书将创作中的《李自成》在我们刊物上先行刊发。我刊老主编蒋敬生先生,认真拜读大作,以与办刊风格不合而婉拒了姚老的要求。这一婉拒,使敝刊与李自成这个当红符号失之交臂了。

(大顺兵部)

之所以要提姚雪垠先生,是因为他的《李自成》第一卷得到伟人毛泽东大大地肯定。时值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泽东主席正在武汉,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畅游长江的活动。他叮嘱当时省委书记王任重先生:“你告诉武汉市委,对姚雪垠要予以保护,他写的《李自成》写得不错,让他继续写下去。”当时,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先生正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位党的第一大代表,也写信毛泽东,请隔湖相望的“润之兄救我。” 我们不知结果如何。但在这样纷乱的时代下,早己夺取了全国胜利、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主席依然对李自成情有独钟,这个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石碑)

据姚雪垠先生回忆,在延安的时候,开明士绅李鼎铭的侄子写了一部《永昌演义》,以李自成的经历为题材,呈给毛泽东审阅。据说毛泽东主席一直把这部书稿带在身边。解放后交给当时的中宣部长周扬,告知虽写得不好也可以少印一些作参考。此事应发生在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之前。这些事情表明,毛泽东对李自成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

(大顺军用过的铜锤)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领袖,是从陕北起事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毛泽东亦是一位当代农民革命的领袖,也来自陕北。由此毛泽东对李自成的特别关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大顺军的竹牌令)

    李自成这个当代当红的符号,应该是伟人毛泽东一手“帝造”的。

李自成先在西安称帝,只能算个草莽的土皇帝,进入北京后,推翻了明王朝,却迟迟不肯称帝,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在拜逃的前一天在匆忙登基,被左右看成是“我主是马上天子。”

(搜缴的明军弓箭)

我在阅读《洪业,清朝开国史》时,独独记住了李闯王得知崇祯帝吊死的消息时叹息:“我来与汝共享江山,如何寻此短见?”我一直很感疑惑,历史上太多的事例可以证明,就是亲兄弟和一同打江山之人,也难以共享江山,李自成如何可以与不共戴天的明王朝崇祯帝共享江山呢?

(如朕亲临的竹牌)

历史把这个党项血统的人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其兴也勃。有些资料这样显示了他的理想,“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被赶出北京时,第一反应就是回西安。

(红黑两色大顺军的行军地图)

进军北京前,李自成开出的条件,让明割让西北一带并分封他为国王,他即退守河南。作为交换条件,他答应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外剿辽藩。可惜崇祯是个死脑筋,不与贼议和。李闯王闯下了北京,也带着做西北王的梦想而来,他万万没有料道,崇祯帝上吊这么一手,把他设想“造反、招安、藩镇割据”的道路堵死了。还有一件事情,也可以证明李自成做皇帝之心不坚定。大顺军进城门,李自成指着门匾对丞相牛金星和军师宋献策说道,如果我能射中天字,必将一统天下。却射到天字下面。牛金星忙解释,此箭在天字下,必定能中分天下。”正和闯意,于是豪迈地进入皇宫,以实力要找崇祯帝讨分封。

(从明军处搜缴的望远镜)

李自成在选择皇位时也许充满了矛盾。登上皇位,是件既可向往又有些惧怕的事情。向往皇位的荣耀与权力,当真要登上皇位时,则被天下人视为“沐猴而冠”;他觉得退而求其次,由朝廷封他为陕西王,这样改写他的贼寇身份,就不一乐哉了。

(密谕密令信函等)

我不由得想到了李自成的老对头——吴三桂。他先降李闯王,再降满清,做了云南王后,又拥兵自重,欺清廷皇帝幼小,举起反清大旗。好个吴三桂,登高一呼,天下响应,他势如破竹,锋芒所向,满清一败涂地。可是逼近湖广两地时,突然停止北伐,大给满清调兵遣将机会。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手握重兵,也无法超越只有永远做人奴才的命运。他在这里等什么?等满清给他再次加封进爵?他大举义旗,只是向他的主子摆摆谱。


(李自成和夫人高桂英的印玺)

(李自成的印鉴)

 
以上资料转自冯知明新浪博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