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神翻译毁片遭呛 字幕组借兵何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闻快评
  神翻译毁片遭呛 字幕组借兵何妨?
  于穆铭
  《复仇者联盟2》正在各影院攻城略地,导演绞尽脑汁编织出来的宏大剧情和绚烂特效,却一不小心被“神翻译”抢了戏。去年《银河护卫队》中“I am loser”被翻译成“我是卢蛇”的酸爽还言犹在耳,“复联2”片尾美队那句“I’m home”被直接打出“我很好”的字幕,又醉倒了一批观众。一边是加班加点的翻译叫苦不迭,一边是被字幕组惯坏了的观众得理不饶人,在强调用户体验的当下,一个小小的字幕牵动的可不只是翻译,还有引进电影垄断和市场化的大背景。
  按照国内引进电影的规矩,大片一旦通过电影局审查确定引进,其正式译制工作便“不言而喻”地正式交由八一厂、上译厂、长译厂和中影译制中心等四大国有译制单位,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人才的老化和流失,昔日的领头羊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电影进口配额制度导致的进口电影数量有限,甚至连四个电影翻译国企也难以养活。随着网上对“复联2”翻译刘大勇的人身攻击愈演愈烈,八一厂译制片制片主任王进喜也打破沉默吐槽:上映前两周,翻译人员才被临时“抓壮丁”,在没有看到电影的前提下,按照出品方提供的剧本生编硬译,因此才会出现把“Odin’s son”译成奥丁森、将“had a dream(做了一个梦)”拔高成有一个梦想这样的笑话。不过译制厂的苦水似乎不该让观众埋单,浓重的翻译腔、不结合语境的生搬硬译,再加上赶工期的粗制滥造,已经成功地让“复联2”成了一部喜剧片,这在如今强调极致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时代实在难以想象。
  相比之下,以“谷大白话”为代表的民间字幕组,却因其专注美式动漫若干年,语言更接地气,无疑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然而只是由于身份游离于四大厂,便被排除在翻译者之外,着实让人有些扼腕。前面是力不从心的译制厂,后面是有心无力的字幕组,在好莱坞大片票价动辄不菲的今天,观众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在并无明文规定“译制工作必须由四大国有译制单位”全力承担的情况下,能否将翻译工作彻底交于市场化?
  坦而言之,早年间国内观众外语水平普遍不高,对翻译的要求只停留在能通其意即可,然而由于译者的精益求精,却出现了《战争与和平》等一批经典。近些年,随着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观众对大片翻译的要求提升到了“信达雅”,一些影片的翻译却不尽如人意,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以至于影响剧情。这次“复联2”的全线爆发,其实是揭开了中国电影工业之殇。既然“神翻译”屡屡遭呛,那向字幕组借兵又何妨?文/于穆铭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