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首家中学国学研究室苏州成立 国学教育渐入佳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9月7日下午13时许,苏州新草桥中学全体师生肃立在孔子像前,举行了尊孔典礼;同时该校的国学教育研究室揭牌成立,据了解,这是国内中小学第一家国学研究室。有专家指出,该校对国学教育的热衷,预示着国学教育在本世纪初期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苏州民办中学成立国学研究室

9月7日是新学期开学和中国教师节之间的关键一天,这天下午13时许,苏州新草桥中学的全体师生和部分受到邀请的家长肃立在运动场,开始举行尊孔典礼。一幅孔子画像悬挂在空中,人们肃立、奏乐、献花,全体师生家长一齐向先师鞠躬。校长罗明大声宣读《孔子礼赞》,初一学生则朗诵了《论语》章句。整个仪式持续了20多分钟。

与此同时,该校的国学教育研究室揭牌成立。据调查显示,这是目前第一个由中小学成立的国学研究室。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讲座教授、苏州新草桥中学校长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讨论国学的声音越来越高,我们学校对于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认识也在提高,去年,学校认为有必要进行国学教育,不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很多知识,而是重在使他们进入传统知识和礼俗的情境中,体味读书做人的道理,因此去年在开设了校本课程《国学基础》,确定了以国学精神砥砺学生人格、用传统文化塑造学生行为的德育方针。

罗明介绍,国学校本课程开设一年来的实践表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巨大的,学校有必要进一步对国学教育进行研究,于是今年决定成立国学教育研究室。教学方面,目前还是一周抽出一个课时。用短短的时间学习国学的学问显然是不够的,但对学生的引导是必要的。正是因为国学体系庞大,学问深刻,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指导更有价值。这也是成立国学教育研究室的目的之一。

专家预言国学教育将进入佳境

南京大学教授、当代易学名家、南京中国国学院石连同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赞同阎韬教授的意见,系统地为学生加一点国学基础,很有必要。而关于国学的地位,目前国内讨论热烈,弘扬国学的主张总体上得到肯定,成为主流观点。从理论高度上说,重振国学是恢复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必要步骤,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激活中国人文学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炎黄子孙,无论何时都要怀着中华情,无论何地都要牢记民族根。现代中国人既要用开放的心态包容世界文明,更要有明确的意识扎根民族传统。前不久看到报道,苏州商人刘晓虹先生就曾多年研究中国文化的根源所系,结论很精彩。还有在2005年,苏州就开出了两个现代私塾,从事这些都是振兴国学的前奏。

苏州沧浪诗社社长魏嘉瓒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他研究了几个版本的中小学教材,发现教材里的古诗文已经占有课文40%的比例,这说明我们的中小学生已经在不断地接触古文经典和传统文化,上完高中,他们就有了相当好的古文基础,当然也会对传统文化有较多的了解。

最近受邀在苏州复兴私塾免费讲解《论语》的苏州商人刘晓虹先生告诉记者,在1989年后的不长时间内,他突然发现在书店和书摊上古典经典著作大量出现,尤其是像《易经》这样的古籍布满了书架。随后这一现象得到延续,人们读经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到今天,致力于振兴国学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迹象表明,本世纪初国学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中小学成立国学研究室,同样是一个前奏。(中游)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