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2010考古丰收年六大发现 “南澳Ⅰ号”有重大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杨雪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盘点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后认为,虽然没有了2009年六大考古发现发布时由于曹操墓而引起的围观,但2010年的考古发现因其突出的学术性同样受到了海内外考古界的关注,是一个“考古丰收年”。这些发现分别是浙江东苕溪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原始瓷窑址,持续时间长,贯穿整个商代,地层叠压关系明确,可基本建立完整的原始瓷编年,有助于建立本区域内更加详细的商代考古学文化编年,更是探索瓷器起源的重要实物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认为,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是新世纪西周封国墓地考古的重要收获。目前已发现墓葬615座,车马坑22座。在大中型墓葬中随葬的多为青铜器。青铜器多有铭文,铭文中的“霸伯”是其最高权力拥有者,“霸”是国名但不见于传世的文献记载,但铭文显示它与晋、北燕等国都有往来,这为研究晋南地区的封国和与晋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为解决苏州市木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古城址的时代、布局等学术问题,考古人员对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进行了综合发掘。考古发现显示,在苏州西南部山区木渎、胥口一带山间盆地内存在大型中心性遗址,其性质应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是新疆东部最早开凿的佛教石窟遗址群,是研究佛教石窟寺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关键节点。为配合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及危岩加固工程,考古人员于2010年进行了再发掘。新发现的大量壁画显示出较早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还出土了大量的文书残片,包括17种文字和语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认为,这为研究吐鲁番地区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古代语言等提供了新资料。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是历史上永顺土司数百年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情况最好的土司城址。考古已发现土司时期的烽火台、军事关卡、土司庄园、古墓群、宗教遗址、石刻题铭等60多处,城市分区明确,功能齐全,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复原土司社会内部结构难得的实物案例。

    六大发现依次如下:


   浙江首次发现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西周封国墓地有望解读分封制度 
  吐峪沟新出土千卷文书大量壁画 
  苏州木渎发现大型春秋都邑城址 
  湖南永顺老司城址是难得的实物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有重大发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