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当前中国社会文化非常混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前,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日前在媒体上批评称,当前“中国社会文化面临整体坍塌”。国庆以来,《黄金时代》的上映引发的争议和讨论不断,而戴锦华认为:“《黄金时代》是今年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最认真、最完整、最有抱负的国产片。”然而它票房的失败,“和其他热卖影片的成功一样,展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及其问题。” 
  实际上,关于社会文化崩毁、坍塌的批评一直不断,许多学者为此忧心,也一再呼吁,然而,不断的批评似乎在表现,社会文化和价值的问题并没有因为批评和呼吁而改善,反而在每况愈下。
  一个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多元时代里,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在不断地相互冲突和磨合,又该如何去看待?
  对此,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如果说中国的社会文化面临全面的坍塌,可能过于严重了,但说当前中国社会文化非常混乱,却是事实。而这种混乱本来可能并不会如此严重,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构建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脚步。”
  错过的机会
  北京晨报:关于社会文化崩溃、坍塌的批评一直不断,在您看来,当前中国的社会文化是否如此危险?
  杨阳:说完全坍塌,可能有些过于严重了。但是当前的社会文化正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各种价值互相冲突、共存,显得非常混乱,这也是事实。
  北京晨报:这种混乱的原因是什么?
  杨阳:过去传统的社会文化解体,新的社会文化正在构建,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问题在于,我们转变的过程更长,也更难。上世纪80年代,开放之初,有人说那是一个理想的时代,刚刚从意识形态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人们,寻求个性的独立、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因此确实可以说是理想时代。到了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社会文化总体陷入了一种理想崩毁之后的彷徨和迷惘的状态,一种后现代的、极端的反崇高的痞子文化出现,理论界后现代主义泛滥,解构主流价值,也解构一切美好的东西。2000年后,不论是物质的基础,还是理论的准备,其实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经验,本来应该是一个主流价值建构的时期,但事实上,直到现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好。
  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又是什么样的价值才是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让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又如何建构一个现代社会良心的文化?
  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一个好的社会文化需要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去建构。而大多数时候,那些渗透到人们内心之中,支配和影响着大多数人行为举止的价值,才是真正值得重视的。而要改变这样的价值,多少批评和呼吁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真正要做的,还是构建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
  上行下效的价值失落
  北京晨报:2000年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主流价值的构建做得不好?
  杨阳:2000年后,实际上我们放弃了通过改革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的机遇和时代,因此,尽管经济的发展依旧迅速,但是社会方方面面都没有相应的进步,这使得固有制度的弊端一下子暴露出来,直接导致社会精英阶层在思想上的堕落,行为上的放纵。精英阶层不仅仅是文化精英,同时也有政治精英,也就是官员群体。
  北京晨报:为什么说是精英阶层的堕落,而不是整个社会中人们的堕落?
  杨阳:中国社会,一向是一个上行下效的社会,可谓君子之德如风,百姓之德如草。从政治精英的群体来说,腐败成为一种常态,毫无廉耻的现象,对于整个社会示范效应太大了。从知识精英的群体来说,抄袭现象泛滥,拉帮结派、走穴等,极大地伤害了社会文化。事实上,精英阶层的这种堕落和放纵,最终使得我们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上出了大问题。此外,政府在文化建构上的做法也有问题,政府虽然不一定是主导者,但是确实有它的责任。但2000年以后,政府在主流价值的认识上,停留在一个非常陈旧的阶段,没有跟上时代。再加上精英阶层本身的腐败,导致倡导的价值看起来很高调,但事实上远离人们现实生活,很难得到多数人认可,甚至引起反感和抗拒。
  宽容是现代的特征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当前有没有社会文化,又是怎么样的?
  杨阳:中国社会演进到今天,社会文化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是价值多元,各种价值相互冲突、融合、对抗。其二,这些不同价值的对抗,现在还处在难以分辨谁能够脱颖而出的阶段,也就是说还处在主流价值空缺的阶段。其三,正是因为主流价值空缺,社会文化显得非常混乱,多种文化之间你死我活,毫不宽容,不同价值的坚持者们大多秉持价值绝对主义,恨不得唯我独尊,一家独大,随时准备着打倒别人,再踩上一万只脚。这种状态,并不利于社会文化价值的构建。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杨阳:现代社会是一个诸神都得到解放的社会,它不是一元的,不是一家独大,排斥其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价值也是一种价值,拒绝意义也是一种意义。现代社会为各种价值的竞争提供了平台,使这些不同价值自由良性地竞争,让人们自由选择,最终在自然选择中形成一个大多数人认可的主流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宽容,只有宽容的社会才能建立起主流价值,而不是任何权力的强加可以做到的。
  潜移默化的价值
  北京晨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可能并不复杂和崇高,学者们呼吁的文化和价值,可能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为什么还需要文化,需要价值呢?
  杨阳:看起来确实如此,但事实上,社会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是人的标志,人是动物,却又不同于其他动物。原因在于人不仅靠本能生活,还创造出来一种独立于本能之外的,又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着本能。人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更接近动物性的本能的生活,一种是文明的生活,包括物质的文明生活和精神的文明生活。物质上文明生活,比如人要盖起大楼,把房子装修得更漂亮。精神上的文明生活,给人以生活的意义,每个人懂事之后都知道自己最终要死,那么生活岂不是一个悲剧?而文化和价值,就是给人以活着的意义,只有健康的社会文化中,大多数人才会觉得活得幸福。
  北京晨报:看起来,知识分子呼吁的文化和价值,似乎和人们的生活本身也有距离?
  杨阳:知识分子因为他就是干这个的,所以有一种理论上的自觉。但是对每个人来说,价值是无所不在的,每一个行为、对每一件事的处理方式,都是价值的体现。显性的,构造出来固然可以是一种价值,但真正影响人们行为的,还是那些可以渗透到人心中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呼吁和批评都没有太大的用处,真正要做的,还是创造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才能构建良性的价值。
  文化是社会的基础
  北京晨报:没有社会文化,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杨阳:文化、价值是支配人行为的指令,也是文明生活的基础。失去了社会文化,人就可能回到动物的状态,回到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之中。事实上,没有文化是不可能的,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每一个从出生就处在一个给定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所要考虑的、所要努力的,是怎么样让这个文化环境变化更好,如果文化不断沦陷,甚至跌破文明得以存续的基本底线,那就很危险了。
  北京晨报:混乱的文化状态,恶性的价值,可能会造成危险的后果?
  杨阳:是的。如果跌破了底线,就很危险。一方面,人没有了超越本能之外的追求,变得唯利是图。其二,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人性中固有的那些恶的东西,阴暗、嫉妒心、侵犯欲等都会被无限放大,人际关系恶化,每个人都对被人报以恶意,不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去恶意的猜测,互相敌视,仇恨,社会就可能崩溃。其三,如果大部分人都放大恶的一面,依照本能去生活,文明的生活消失,人和人之间的沟通难以畅通,社会运行的成本必然大大提高,甚至失去进步的可能。
  环境比倡导更重要
  北京晨报:怎么样才能建立一种良性的社会文化呢?
  杨阳:未来也许会变好,但是要变好,需要几个基本的条件。第一,要有体制性的创新和制度的改革,创造一种有利于体现良性文化、正面价值的环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环境,不可能诞生出来良性的文化和价值。其二,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进入了现代化,而现代社会的价值,从来都是以平等的个人权利为基础的,也只有在平等的个人权利之上,才能建立好的社会文化。
  北京晨报:对于社会文化的批评,多来自知识分子群体,应该在文化构建中做些什么呢?
  杨阳:社会文化精英阶层,主要是知识分子组成。实际上,光批评是不可能构建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的。在学术上,思想上,有不同的主张很正常。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条共同的底线,不同思想和价值,应当追求最大的公约数,建立最低的共识。而不是相反,恨不得打倒一切不同意见者。在底线之上,同样也需要宽容。实际上,整个社会都需要宽容,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价值不同很正常,任何不宽容,或者权力的强加约束,都不可能建立好的现代社会文化。
  晨报记者 周怀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